(左:表層背肌;中層背肌)
(薦髂關節痛為骨盆歪斜表現方式之一[也可能腰痛或下肢痛])
單側腰方肌緊繃是土豆仁常見現象,標誌著骨盆往一邊側傾。(全身失衡表現在骨盆位置)
(骨盆歪斜模式1.骨盆旋轉+反向側傾;2.骨盆往下錯位+同側側傾)
常見原因是背肌或腹肌失衡,另外下肢的受傷失衡也(包括長短腳等)也是常見的原因,最後反映在後腰深層的腰方肌。除了處理失衡原因之外,針對腰方肌做活化運動可以暫時舒緩骨盆歪斜的問題,也減少症狀。
(00:11後示範錯誤作法:用下肢移動取代骨盆側傾)
步驟:(以活化右側腰方肌為例)
1.站姿,右腳往前一步(較大步可多放鬆髖關節,讓活動角度較大,但同時會增加下肢肌肉緊張,依各人肌力或柔軟度,以個人舒適為主)
2.雙手往前平舉固定角度不動,以固定上半身,同時雙腳屈膝微蹲,以放鬆腿後肌群。
3.保持這個姿勢,左右推骨盆(向右角度較大),注意左右都要推到底,感覺腰部側邊出力(包括腰方肌,豎脊肌)或卡住的點。反覆20~30下。
4.換左腳往前一步,做左側比較,觀察兩側差異。
※注意運動過程全程正常呼吸,不要憋氣。憋氣會導致肌肉緊繃拉不開。
* * *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