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臀肌活化運動



腹肌與臀肌失能(不會用力),是很多背痛者的共同問題。
他們的出力都會集中 轉移到背肌(特別是豎脊肌),導致發炎疼痛。

今天來教一個土豆仁常用的臀肌活化訓練動作
影片示範次序分別為:正確四足趴姿,小腿八字動作,錯誤晃動,正確單腳橋式,錯誤晃動

步驟:

1.四足趴姿(Orz),保持收小腹,注意之後動作時腰椎角度不變,軀幹穩定不可晃動。

2.保持屈膝90度不變的狀態下,抬起右腳,讓右大腿水平,小腿垂直,讓右腳跟朝天。

3.將右腳緩慢放回床面,注意動作時屁股不可左右晃動,右骨盆不可下墜,只有髖關節以下動作。
※要增加感受度,則調整跪姿起始角度,將小腿腳掌往外側旋轉(雙小腿呈八字型)再抬高
※臀肌無力者,容易變成骨盆單側抬高/下墜晃動,折腰或腰側彎,大腿往內/外開而非往後往上抬高。

4.待趴姿可準確執行後,改用單腳橋式」訓練(此為"閉鎖動力鍊"動作,較接近一般運動需要),左腳髖膝保持90-90度懸空,右腳支撐抬起骨盆,讓大腿與軀幹平行呈一線,用力方式同1-3,注意骨盆平行抬高,穩定不晃動。

5.反覆10~15下,注意動作質 > 量
臀肌在硬舉,許多的雙腳/單腳俯身衝刺/跳躍動作都是主要動作肌,是很重要的下肢發電機!也是核心骨盆的重要穩定者。

有力的尻川,乎你站穩跳高不腰疼!


臀肌訓練還有很多種變體,土豆仁今天只介紹基礎不易做錯的動作(雙腳橋式,羅馬尼亞硬舉,分腿蹲,推雪橇...都算是,但容易用到別的肌肉輔助。)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駝背的失衡分析

土豆仁部落格開了這麼久,卻很少探討駝背(脊椎直立時卻前屈挺不起來),可能是因為左右失衡比前後失衡,更容易引起症狀的緣故,所以黃老師大部份都在講單側的問題。看看路上行人,駝背的比例可能多達一到兩成,但駝背的人酸痛的比例,卻是相對的少!其中緣故,以下來為您說分明~

(美國鄉村天后泰勒絲是有名的側面很慘,十多年都改不了)
(沒有駝背的話,應該是這樣)

 (駝背是老人常見症狀,一駝就老了好幾歲啊!)

 (也是有很挺的老人 --英國演員伊恩·麥克連,現年81,還是可看出微駝)

 駝背大概都是從上圖的平時長期不良姿勢引起,除了桌面工作,過低的站姿工作台讓你不得不駝背(如廚師/市場攤位)也是常見的狀況。你看嬰幼兒,沒有人在跟你駝背的!(黃老師聽過駝背是遺傳的荒謬論點!)
駝背較不容易產生症狀的原因就在:患者通常是靜態生活,筋骨處於不動狀態,累了就躺床躺椅,所以理論上駝背容易出問題的前後肌群(前縮短後繃緊),因為休息而得到舒緩,就不容易產生症狀!
土豆仁常見的駝背者症狀依序是:肩痛 ,膏肓痛(上背痛),頭痛(後腦/後頸)


背痛的原因是長期前傾前屈,導致背部肌肉被拉長過度,同時又要用力撐住軀幹不趴下,過度又拉又繃,勞損疲勞發炎。
頭痛與肩痛的原因則是:背部前傾的狀態下,要把頭抬高(打電腦)/手抬高(做家事或搬東西) 前縮無法拉高的地基跟抬高的頭部/手臂互相對抗,導致頸椎/肩關節過度凹折發炎。


 另一個常跟駝背(脊椎過度前屈)混淆的是「圓肩」:指的是肩胛骨前縮姿勢,雙肩往前往內凹。經常跟駝背/頭部前傾同時發生(所謂"上交叉症候群"),也可能單獨發生,如下圖:
 
 
(陳喬恩就是圓肩與頭部前傾較多,駝背較少)

下圖則是一般重量訓練胸背不平衡(胸肌過度發達/緊繃)常見造成的圓肩現象: 
 (圖左為圓肩 ---肩在耳朵鉛垂線前,圖右為較好姿勢,但胸背失衡者這樣 容易產生腰椎過凹)

以下為理想肩膀位置:

另外常見與駝背混淆的是:富貴包/頸椎大包(如下圖),這是頭部前傾(頸椎前突/猿人頸/烏龜頸)導致頸胸椎接界處的肌肉肥厚/脂肪堆積現象,也有人稱之為駝背(隱痀/穩龜)。

 (頭部前傾對比:圖左徐若萱無,圖右楊冪頭部前傾)

老年人的駝背常見骨質疏鬆造成,不只胸椎,腰椎也會前彎直不起來,或是腰椎塌陷凹入(如下圖。)


除了圓肩與頭部前傾,駝背者還常與下半身失衡連動。

下圖左是典型的上交叉症候群+下交叉症候群(胸椎過度後凸/頭部前傾+腰椎過度內凹/骨盆前傾),常見於中年以下,多半主要原因是整體肌肉失衡,通常深層核心跟腹肌都弱表層背肌一人擔起大部分重量,常見過度發達凸出,容易酸痛/閃到。整體呈現:頭往前←肚子往前→骨盆往後,前後凸互拉的「恐怖平衡」,這樣的脊椎肌肉會承受比姿勢良好者(如下圖右)更多的前後拉力(剪力),長期容易產生姿勢肌酸痛,脊椎骨刺

 * * * *
總之,駝背有很多種失衡,但因為靜態生活,不動不痛,所以平時較少有症狀,但有些人的頭痛或肩痛卻是習慣駝背引起。 
駝背不一定有骨骼變形,單純肌肉失衡者,通常可以藉由運動改善,土豆仁一般建議球類運動(會上下俯身仰頭活動脊椎,籃球較佳),核心運動:如棒式,鳥狗式...動起來是最大重點!

至於防駝背心 ---是沒用的。尤其是對前胸緊繃,胸椎定型者,只是往後壓肩,並無法矯正脊椎。反而對圓肩可能效果較好!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前肩關節/下胸活化(低手擊球需要)

胸大肌是肩膀前側除了三角肌與二頭肌之外,主要的肌肉,包覆前胸上半(胸下外側則是前鋸肌與腹外斜肌邊緣)。
(下圖為前鋸肌)


多數不運動者的胸肌問題都是:緊繃/萎縮,容易產生駝背圓肩等問題。

如果胸肌緊繃者還常做手舉過肩的高舉工作,則因肩關節前側被胸肌緊繃拉住,關節作動角度異常,容易產生肩關節夾擠發炎



一般的擴胸運動,通常只能應付平均的緊繃,如果是局部異常,則一般擴胸基本上都容易只拉到肩關節前側韌帶而非胸肌(可能越拉肩膀越痛。)

如此土豆仁則會用固定點來拉:如牆角壓肩擴胸(注意勿低頭憋氣,勿聳肩高低肩,壓到底時吐氣)
藉由調整手臂舉的高度(手肘靠牆高低),腳踩的位置(身體前壓角度),壓肩左右偏(不一定對角落中間,可以選擇拉單肩) ,可以針對問題點局部拉筋。


對部份低手擊球為主的球類運動,如網球,高爾夫 ,經常有胸肌下半緊繃問題,土豆仁則會建議以下活化運動:

步驟:(以左胸為例)

1.坐椅子,左手肘壓在低桌面上(高度足夠身體側傾壓在手肘上)或扶手,小臂向外側(*重點,要讓肩外轉,手掌不可往內或往前)延伸平放。

2.軀幹往左傾壓靠桌邊,,軀幹向左前(左手掌方向)相對將左肩向後向上壓(肩胛骨聳肩),左手肘彎曲往後

3.軀幹保持左前傾壓肩膀的狀態,同時往右旋轉到底,則面向右(頸椎不轉。)

4.放鬆回到1.,反覆2→4 ,約  10~20下。

做完活化運動後,揮拍看看~肩關節與下胸(胸大肌/前鋸肌)經過用力拉壓,會更輕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