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健康小運動:針對「腰椎旋轉肌」做主動伸展

(早晨瑜伽MV from https://youtu.be/WLyHWAMrMoo)

這兩天東北季風南下,台灣終於有了冬天的感覺
冬天運動,熱身是一個難題
沒熱開,除了表現不好,也容易拉傷

物理的熱脹冷縮,也適用於人體組織

為了保持核心重要器官溫度,減少熱量散失,
自律神經會收縮週邊血管,增加血壓,增加肌肉收縮產熱(緊繃僵硬,甚至顫抖)
不管是血管 韌帶 肌肉,
都會因為降溫而循環不良,收縮變短,彈性變差
進而導致週邊肢體溫度更低,肢體更僵硬

所以冬天是落枕,閃到腰,肌肉拉傷,中風,心臟病好發的季節!

今天來講個小動作,冬天久坐久站之後(背部僵硬,血液循環不良)做特別有感覺
主要目標是脊椎旁的小肌肉:旋轉肌與多裂肌

之前土豆仁「認識背肌系列」曾介紹過:認識背肌(5): 深層排骨肉 多裂肌
他們是"閃到腰"常見的苦主
因為他們是深層核心,負責穩定脊椎的功能
平時動作不多,柔軟度多半不好(除非你很努力拉筋)
一旦瞬間動作勢頭不對,就容易拉傷




一般的運動訓練,提到他們的時候,通常都是跟腹橫肌一起,做深層核心(活化)訓練
練習腰椎的穩定收縮
卻很少做"伸展"(因為他們多數時候不需要伸展,缺的是收縮的力量)

一般轉腰/側彎腰,都有部份拉到他們,但其實更多的是拉到較表層的闊背肌/豎脊肌/腰方肌等大肌肉(多數深層肌群都有這問題,一般拉筋動作拉不到),或是拉到隔壁的胸椎/肩膀/髖關節,都沒拉到腰~

除了被動的拉筋之外,推薦給各位一個簡單小動作:只針對腰椎做主動伸展
可以減少胸椎/骨盆的動作,確實拉到腰
尤其冬天筋骨僵硬時做,更有感覺喔~

來試試以下這個動作:
1.坐姿,雙膝打開(幅度看個人柔軟度)
2.雙手撐在膝蓋上,手掌內轉,手指在膝內側,將手肘/手臂轉向前外側,雙小臂垂直地面
3.(以右腰為例)轉動上半身向左+右肩頭向前內收到底,對側肩膀保持用力支撐不動
4.雙(肩)手肘打直用力,將脊椎撐直向左轉到底
5.撐到底時加上深呼吸,撐直胸椎
6.反覆到右腰有痠感之後,換邊操作

這動作是常見的健康操/熱身運動的轉腰動作的精確分解版喔!
腰酸自己又拉不到腰的,都來試試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運動你的屁股深層痛 +屁股三層肌肉簡介

今天來講一個常有問題,但不容易發現的地方:屁屁深層失衡

上圖表示屁股的肌肉分層圖

尻川(kha-chhng)其實有三層肉!
左屁圖為表層:臀大肌Glu.Max.與中層:臀中肌Glu.Med.
右屁圖為深層:臀小肌Glu.Min.以及深層外轉髖肌群:梨狀肌Piri. 上/下孑孓肌Sup./Inf. Geme. 閉孔內/外肌Obtu.Int/Ext.(外肌沒畫出來) 股方肌Qua.Femo.

這麼多肌肉,在物理治療界最有名的,就是中層偏側面的臀中肌跟深層中央的梨狀肌
臀中肌是單腳支撐動作(跑步,踢球,重訓下肢平衡,側棒式...)的重要肌肉
是常見的核心/下肢失衡出問題點(常見無力或緊繃/被抑制,不一定是元兇)

梨狀肌(據說本人長得像西洋梨)跟其他深層肌群,則是穩定髖關節的重要肌肉
腰椎/背肌/髖關節失衡時,也經常可見梨狀肌問題(也經常是受害者而非元兇)

梨狀肌(跟其他深層肌群)最大的問題
是肌肉發炎或緊繃時,會壓迫走在隔壁的鄰居----坐骨神經(即上圖的Sciatic. N.)
可能造成(非腰椎原因的)坐骨神經痛

`※一般醫療多不會區分梨狀肌跟其他深層肌肉(因為很接近又很小,功能也接近),
但其實土豆仁這兒經常可見孑孓肌或閉孔內肌問題(位置明顯比梨狀肌更深)

屁股這區一般常見的運動有:臀大肌訓練/活化/伸展,臀中肌訓練/活化/伸展,梨狀肌伸展
....以上今天都不會講 :-p ,因為太常見了,請大家自行google即可
(但這些運動在土豆仁其實有因人而異,多種變化的訓練方式)

今天要講的髖內轉運動,主要目標運動深層肌群
因為這些小兄弟常見自己當仁不讓,默默承受,代償其他地方的問題
而持續收縮緊繃不適,
~忘記了怎麼放鬆~

* * * *
今天另外一個目標則是:承上啟下的「薦骨粗隆韌帶」(Sacrotuberous Lig.)
它在屁股的"中層"(在尾椎兩側)
淺背線肌群任一個位置有問題,也常反應在這韌帶上
(多數是被上下拉扯而緊繃不適)

下圖是筋膜的淺背線全部肌群 三視圖

下圖是這韌帶跟週邊肌肉的關係圖
它上接尾椎-薦椎-腰椎-背肌/核心肌群(是筋膜淺背線的重要連接點)
下接坐骨(Isch. Tuber.)
與髖部深層肌群共同穩定屁股的關節
最後連接到下肢大腿後方的股二頭肌Bicep. Femo.(膕繩肌之一,淺背線的下肢路線)
跟隔壁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

不管是大腿後拉傷/臀肌拉傷/背肌拉傷/骨盆歪斜/尾椎磴著/髖關節失衡/下肢失衡/甚至脊椎側彎,都很常有這韌帶的問題(左右失衡,單側緊繃/發炎)

超精美的!感謝原出處

除了治療拉傷部位,
加上適當的運動,調整平衡,有助於深層屁屁的功能恢復

這運動可以讓深層肌群與薦骨粗隆韌帶之間拉扯錯動
有很好的放鬆效果~
(另外的作法可以用手或球或滾筒按摩)

這就是所謂的趴姿髖內轉運動:

大家看影片應該會覺得怪怪的,兩腿往外張開,怎麼會是內轉?

解剖學的髖內/外轉的定義:是大腿(股骨)向前向內/向後向外轉動
大腿向前向內轉動,在趴著固定大腿+屈膝的狀況下,小腿就會往外打開啦!
(膝蓋打直時,則是變成內八字)

做這動作時,須注意覺察兩側是否平衡?
是否有無力或緊繃點?(經常較深難以定位)
是否有麻痛不適?(可能影響坐骨神經/會陰神經/坐骨動脈)

一般建議重複20~30下,儘量用力轉到底,儘量維持平衡,不要越做屁股越歪喔!
如越做越不適,請就醫檢查!(骨科或神經科)


對鏡子做看看~這也是一個方便自我檢查的小動作呀~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側腹活化運動

背痛/下肢疼痛者,常見側腹失衡的問題
容易單側腰痛,單側緊繃,單側髖關節/轉腰卡卡

多半是身體為了代償疼痛部位的功能,長期負擔了額外的力量導致

側腹肌群包括了: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如上圖所示,腹肌有三層!(淺至深:直+外斜→內斜→橫)


因為力學作用線的關係,
連帶相對方向的背肌(闊背肌,腰方肌,豎脊肌,多裂肌,脊椎旋轉肌),
肩胛內側的前鋸肌/後鋸肌/菱形肌,甚至頸椎的肌群也可能受影響

(相對上肢疼痛者,則常見肩胛/胸椎肌群失衡)

土豆仁在此示範一個針對側腹失衡常做的動作:
(注意觀察看看黃老師的失衡)

1.仰躺屈膝,雙腿併攏,膝蓋保持在髖關節或髖關節以上位置

2.側腹用力,在床面上左右橫向扭動骨盆(屁股),注意兩側動作平衡

※注意不是轉腰!(如下圖:左右轉動骨盆/下肢往兩側床面方向)
,如有一邊屁股離開床面,就是錯誤的
※如果床面太澀轉不動,屁股下可墊枕頭/毛巾做滑動

3.反覆約10~20下,注意要弱側學習強側的動作,強側須稍放輕與弱側動作平衡

* * * *

這個運動對髖關節卡卡,腰椎/背肌失衡,甚至調整骨盆歪斜,都有幫助
練習促進兩側平衡,可增加核心的穩定度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健康小運動:徒手斜方肌活化


斜方肌群3D圖,不同顏色表示上-中-下,由三片肌肉共同組成

土豆仁認識背肌系列一開始有介紹過
上背部
(後頸—中背部)的主要表面肌群:認識背肌(2): 多重功能的斜方肌
尤其上斜方肌是很常見的酸痛苦主

今天來講更深入一點

肩頸部位疼痛的人,多半有緊繃的上斜方肌,虛弱的下斜方肌
(中斜方肌緊繃現象較常見,但不若上斜方嚴重)
可以參考前文:今天你聳肩了嗎?

這個現象物理治療界一般稱做"上交叉症候群"
名字很玄,但其實就是表示上半身肌肉失衡(一緊一鬆X一鬆一緊)的意思

上背部的斜方肌就是其中的受害要角
失衡嚴重者,會有脊椎變形的問題---頸椎曲線過直或凹曲,頭部前傾或駝背
進而可能產生骨刺/椎間盤凸出,產生手麻等神經症狀
這邊先不講骨頭

而是來看看:如何活化斜方肌?

這次講的跟一般重量訓練/肌力訓練,要把肌肉練大的方法不一樣
重訓一般的練法如下圖:
(基本上就是練聳肩)
 (針對上斜方)

(針對下斜方)
 
(較平均的練法,但不建議,容易肩關節受傷)
土豆仁建議的活化動作如影片所示:


1. 雙手交握伸直舉高
2. 舉高至耳邊垂直(勿低頭)或耳朵後方(柔軟度允許的話)
3. 做肩膀(肩胛)上下移動,雙方向均須儘量到底
4. 反覆10~20下

上斜方緊繃者,須注意往上動作確實
下斜方無力者,須注意往下動作確實
(以上兩者因易聳肩,肩胛常偏上,會抑制上/下動作)
駝背/中斜方無力者,須注意手臂要舉垂直保持在耳邊

(肩關節已受傷者除外,勿勉強以免加重傷勢)

另須注意勿向後拱腰(用腰肌代償斜方肌,變成伸懶腰)
可坐姿腰背靠緊椅背做,以減少腰部多餘動作



這個動作建議在肩頸酸痛時,打電腦滑手機之間,上半身運動(包括球類 單槓 划船...)前熱身,都可以做,活化斜方肌,促進肩胛穩定度,減少歪斜跟疲勞酸痛的傾向!

(如有脊椎肩關節問題,另當別論)

* * * *
活化斜方肌有何好處呢?

一般訓練三角肌(尤其是後三角,俯姿飛鳥等),背肌(划船系列/下拉系列),
甚至拉單槓/伏地挺身(較少)

都需要斜方肌的協同動作
--斜方肌上中下平均收縮,如一般所說的收肩胛,讓肩膀穩定
---不要做成聳肩(只上斜方肌出力)或外擴(不出力)



(俯姿飛鳥)
(滑輪後拉)

(俯姿划船)
對於容易肩胛外擴不自主聳肩,甚至駝背的人
適當活化斜方肌,有助於訓練動作正確(練到該練的地方),預防傷害,維護肩膀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