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增加「運動量」的十種細緻方法


土豆仁常看到「運動過度」的朋友,大多是照搬他人課表。或是團體運動勉強硬跟。另外就是求好心切,賽前密集過度操練(臨時抱佛腳,效果不彰,而且容易受傷喔!)

安全的運動模式應該是:規律,循序漸進,超負荷(才會進步,但一樣要規律+循序漸進

如此可以減少很多受傷及身體適應的問題。所謂「欲速則不達」,無規律的運動法,除了身體反應不及而表現不好之外,也很容易不小心超出肉體極限而受傷,反而走倒退!
(不要跑太快,以免看不到極限,來不及煞車)

反之,規律漸進的運動,可以讓你安全的越爬越高,一旦身體有異狀,也可以減少受傷機率,增加仔細調整運動量的機會,正所謂:"慢慢來比較快。"

但調整運動量,有很多人只知道增減次數,重量,距離,不知道還有其他方法,黃老師今天就來分享其他好用的方法:

1.增加速度(頻率),但固定次數(距離)
 一樣舉100磅,一分鐘兩下,就比一分鐘一下強度大。
 實際操作可以更細緻:10分鐘3下→4下→5下(固定時間或減少組間休息,或每日休息)或是:5下15分鐘內→12分鐘內→10分鐘內(球類/跑者則增加跑速)

2.增加距離(次數/時間),但固定速度
 一般跑者常見問題是同時增加距離又增加速度,這樣一次增加兩個變項,容易造成過度疲勞受傷。跑者的也可訓練增加步幅+減少步頻,或反之增加步頻,同時減少步幅,如此可以達到固定速度的要求。
 如果是重量訓練或球類運動:則增加次數(變化球路),但訓練頻率(總次數/時間)不變。

3.增加單位強度(重量/坡度),但固定時間(速度x距離)一般跑者常見問題是同時增加強度又增加距離(跟人家去跑山路之類),這樣一次增加兩個變項,容易造成過度疲勞受傷。通常1.3.很難同時增加,但有些球類訓練菜單,會這樣刺激選手,是相對危險的作法。

4.固定「作功」,但改變運動組合:
 這牽扯到物理學 W = F×D 即:機械功=力量×距離。
也可以說是以上1.3.與.2.兩類變量,呈現此消彼長的運動量計算,要選擇加哪個變量,則端看那一個方面較弱,如此總能量支出不變,但可以增加需要的運動能力。
跑步則改成較短的山路:增加出力,但距離減少。
重量訓練則可增加重量(練最大肌力),來代替增加速度(練爆發力。)

5.雙重挑戰即"左手畫方,右手畫圓",同時從事兩項運動,有助於增加協調性/準確度/能量效率(同時也增加做功。)一般常見的組合:綜合球路+腳步訓練、飛輪+啞鈴、許多壺鈴動作(幾乎都是全身合作),會比兩項各單獨練,能增加更多運動能力。


6.變化跑法:技巧層面,有助肌群輪流休息,平衡與節能。在跑者,單車,或變化深蹲/硬舉動作,可促進肌群全面發展,減少單一肌肉過度疲勞,也可更輕鬆的增加運動總量。尤其在曾受傷的選手身上,這個技巧的培養更重要。如槓鈴臥推動作,可以改成啞鈴臥推,雙槓撐體,滑輪飛鳥,或伏地挺身訓練。


7.改變場地(天候)也就是一般移地訓練的目標,可以增加更多外在刺激,訓練身體適應不同條件的能力。一般跑者常見的問題就是:沒有訓練雨戰,身體無法應對失溫僵硬與溼滑吃力,因此下雨天跑步就容易受傷。

8.拆解動作,局部反覆一般常見每次訓練都一樣做法,缺乏變化,當強度拉不上去,就會停滯。如硬舉可以分段拆解成羅馬尼亞硬舉(RDL)與挺舉上搏(clean lift off)。跑者則可以在一般跑量之中,切出後段衝刺間歇訓練(注意須控制總運動量。)球類則可以選擇加強某些球路動作。
(一般硬舉)
(羅馬尼亞硬舉)

9.間歇訓練:許多研究都指出,間歇訓練(同一組訓練內穿插訓練高-低-高-低強度),比一般固定強度訓練進步效果好。但要注意因運動強度迅速變化,身體會適應不及,較易受傷。須注意熱身與強度設定,還有組間休息時間。

10.增加代謝壓力:像馬拉松選手的高原訓練(缺氧),(夏日)高溫訓練,空腹訓練,一般重訓降低組間休息也是一種方法。一般不建議心血管患者採用這個方法,以免誘發心臟病。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提肩胛肌的進階伸展

之前土豆仁提過很多次肩膀常見的失衡:今天你聳肩了嗎? ---談談肩胛骨的失衡

之前提過的運動如下:

聳肩動作與兩條肌肉收緊有關:上斜方肌提肩胛肌
除了肩胛骨的活化運動之外,個別放鬆上斜方肌與提肩胛肌也是重點之一。過度緊繃的局部肌肉,會導致以上運動做不標準!(易聳肩)
今天就來看看較深層的 ---提肩胛肌

左側為淺層肌群(斜方肌),右側為深層肌群,紅色即為提肩胛肌

(提肩胛肌的肌筋膜激痛點)
提肩胛肌與上斜方肌的緊繃疼痛,差在一深一淺,從肩頸之間延伸到後腦或膏肓,從外觀很難區分,都是聳肩,轉頭疼痛,是落枕常見的症狀類型(其他類是前彎/後仰疼痛,舉肩疼痛),但可以從動作分辨 ---提肩胛肌緊縮會導致肩胛上角(如上圖下方X位置)上提,轉頭向痛點對側時較疼痛。

傳統的提肩胛肌拉筋法是:聞腋青年
有請連勝文先生為我們示範: 重點在於 --勿駝背,右肩手關節後伸(帶動肩胛內轉),對側手輔助拉轉頭向同側。
(示範拉右肩)
但這動作不適用於圓肩/駝背僵硬者(因為無法做到肩後伸)

今天來介紹土豆仁的進階拉法:
步驟:以左肩為例

1.仰躺,屈膝腳掌貼床,雙手肘向後到肩膀下方將上半身撐起

2.重心移到左手肘,雙腳輔助往左,右手離地跨過左胸前,讓左肩胛後收下壓到底

3.保持左肩胛下壓,右手往右後方放到床下,水平後伸右肩膀到底

4.保持3.姿勢,頭部轉左後仰放鬆到底(用頭的重量,後頸勿用力)

5.深呼吸7~10下再回復到1.,試各人情況反覆施做。

★有頸椎間盤凸出,頸動脈狹窄,高血壓,血管硬化者,不建議做此動作。


提肩胛肌緊繃,在部份球類運動員少見,因有高舉擊球的動作,運動時就經常做肩胛肌群活化,所以對「上交叉症候群」患者(如下圖),土豆仁經常建議培養打籃球,羽球,排球等運動習慣以平衡肌群(這類球員相對常受傷的是肩旋轉肌群的小肌肉,有一好沒兩好。)




※斜方肌/提肩胛肌問題,常見X對側胸大肌/胸小肌的共軛縮短/緊繃(通常因前伏姿勢無症狀),所以搭配擴胸運動也是經常需要的...今天就不再談。。。。太遠了。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每週連載] 圓肩活化運動

(肩頸之間的弧線過彎,圓肩者視覺上有肩膀變厚感覺)
(注意肩頭往前凸出與鎖骨之間的凹處也是標誌)

「圓肩」是土豆仁的肩頸酸痛學員常見的問題。
經常合併核心,頸椎,背痛,呼吸不順問題,是物理治療所謂"上交叉症候群"的重要組成部份:包括頭部前傾,上胸駝背,圓肩(不一定會全部發生。)

什麼是圓肩?請移駕土豆仁前文:常見的隱形殺手:圓肩

這問題多半出現在電腦族、手機族等長期縮肩習慣,運動員則出現在健身大胸肌失衡,以及"單車選手"上,表現為前肩痛。看下圖姿勢就知道...

圓肩患者(是土豆仁失衡的項目,西醫其實沒有這診斷)也常見因壓迫"臂神經叢",麻到手臂的問題。因為臂神經叢起源於頸椎側面,走在肩胛骨與肋骨之間的縫隙,而這縫隙會因為圓肩的動作而被夾擠(試做圓肩動作看看,可感覺肩胸交界凹處壓迫感),特別是"胸小肌"緊繃者,更會直接壓迫臂神經。此症西醫診斷名稱為:「胸廓出口症候群」

這診斷麻煩的是:要醫師檢查排除頸椎神經根,腕隧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等問題...因為這些都會手麻。
(上肢神經圖,Brachial plexus=臂神經叢)

今天來學個圓肩患者可作的肩胛骨活化運動,不過有前提:「肩胛骨夠鬆可動」 ---有不少患者因長期固定姿勢,缺運動,柔軟度極差,這動作會變搖頭晃腦轉軀幹,就不適施作。
(* 50秒後為聳肩代償示範,注意肩膀高度差異)

步驟:以右肩為例

1.坐姿或站姿,軀幹固定不動,手肘打直,直臂外展,右手往外搭在桌面或椅背固定。

2.轉動肩膀往前/往後到底,手腕手肘有配合同方向轉動,但主要為肩胛骨用力帶動。因肩胛骨在圓筒型的胸廓上轉動,動作軌跡為弧形╭╮,肩頭轉動,中間高,前後轉到底低。

※出力感應在:胸肌/前鋸肌(往前,前胸到腋下),下斜方肌(往後,肩胛後下方)
★注意勿用聳肩(肩胛上下移動)代償前後動作,肩上肌群(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與肩胛內側"膏肓"(菱形肌)不可有出力感。錯誤動作如上影片50秒後,肩膀持續縮在較高聳肩位置,並沒有弧形出現。

3.反覆20~30下至肩膀鬆弛感覺較輕為止。

* * * *
這動作是蒙古舞的常見舞步喔!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骨骼錯位的思考

東西方都有整骨這個行業。
台灣叫做撨骨(chhiâu-kut)師父,包括傷科中醫與拳頭師(武術系統出身)。台灣部份體育教練,也跟拳頭師一樣,從實做中練出一手功夫。

美國則叫做整骨醫師(Doctor of Osteopathic Medicine),十九世紀末發明。
整脊(Chiropractor, 脊骨醫學)則是另外一個系統,也是美國十九世紀末發展出來的。

至於"物理治療師",其實當初這工作被發明時(二戰傷兵復健人員),當初業務並沒有整骨這一項。是後來隨著骨科領域的發展,才加入各種徒手手法。

所以物理治療師對骨頭錯位的看法,跟其他專業人員有根本性的不同。要調整骨頭,多半從「肌肉與動作」切入。 ---因為骨頭沒有長腳,自己不會各自移動,除了外傷衝擊之外(那就是骨科醫師的業務),都是上面附著的肌肉/韌帶帶動骨頭。

探討肌肉韌帶的運作機制,尋找歪斜失衡的原因,就是物理治療處理骨骼錯位的重點。因此各位在媒體上看到物理治療師,多數都是按摩軟組織,或是教你作運動,幾乎看不到橋骨頭的。這也是大眾對"做復健"的刻板印象來源。

如以下骨盆歪斜示意圖:可以見到箭頭,都表示力學失衡的方向。這外力怎麼來的?要怎麼卸力?就是物理治療師的重點。



土豆仁的看法,則跟傳統物理治療又不一樣。物理治療師雖然較骨科醫師看得宏觀(骨科醫師經常見樹不見林,忽略骨關節與軟組織/運動姿勢的交互作用。)但物理治療師也常因只注意局部傷勢,而顧此失彼。

土豆仁強調的是生活/運動模式的影響。通常課程檢測的第一步,除了問哪裡不舒服之外,就是平常有什麼運動?工作型態?
等待動作測試,徒手定位之後,重點就是思考歪斜失衡與生活習慣的關係。
這是醫院裡物理治療師不會幫你想到的。

給學員的檢測報告裡,也會有「日常運動調整」這項。


沒有從生活中改變的調整,因為病因不除,都是局部而且暫時的。即使橋骨手法再高明,之後還是會繼續跑位,而這也是一種"生財之道"。這也是土豆仁的招牌為何強調"運動調理"(Movement Regulation)的關係。唯有從日常動作出手,才是解除失衡的唯一有效方法。
比如,運動選手就很常見運動本身造成的失衡:如網球、高爾夫、棒球投手,都不是土豆仁推薦的運動!歪斜的運動模式,通常需要外加反向平衡運動去維持平衡,其實是事倍功半!因此土豆仁並不建議成為職業運動員,因為你的時間都拿來練專項成績,突破極限,根本無暇顧到身體平衡,也就會造成一身是傷!

學習到一天走正確的一千步,
再怎麼樣都比來土豆仁上課一次有效喔!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大腿外側拉筋運動(旋線)



 (大腿外側肌群:後/前 = 臀肌/闊筋膜張肌→股二頭肌/髂脛束(白)/股外側肌)

今天要來拉的是"旋線"肌群的下半部。主要是大腿後外側,其他還有豎脊肌,側腹肌。

旋線肌群對單腳的運動(如跑步,跳躍,還有投球動作)相當關鍵。
這些肌肉其實同時也是淺背線,側線等穩定肌群的組成部分(雙功能。)


(旋線肌群三視圖)

旋線肌群因為是主要動作肌,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位置,也容易緊繃,常見慣用側較發達的失衡,同時也有較高的拉傷比例。球類田徑/跑者,都適用以下這動作當熱身/收操喔:

*重量訓練就較少動到這條線,一般只有單側滑輪/藥球動作較常動到。

以拉右大腿外側為例
步驟:
1.雙手扶欄杆/椅背/桌緣固定,向後一大步站,成髖屈鞠躬姿勢。

2.腳步移動:左腳踩前右側,右腳踩後左側。

3.重心在後腳(右腳),髖屈不彎腰,屁股往右+後+(偏上)推到底
※注意從骨盆/腹背合作旋轉出力,不是手出力。

4.用力停約30秒再回到1.
(影片中示範兩側,停留較少)

5.增加對上半部的拉筋:同時轉頭向右側到底+深呼吸


運動選手常兩側有差異,較緊的部位就是要加強的點,可增加肌肉彈性,促進運動表現也減少傷害機率。

* * * *
以下就是實際運動旋線伸展的動作:
(台灣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

旋線收縮的動作:
(台灣競速滑冰選手:宋青楊)

眼高手低的健康管理

大仁哥經常遇到一個現象:學員對自己的身體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諸如:我練高手的課表,成績就可以跟他一樣好。

.......別人練不會受傷,我為什麼會受傷?

.......黃老師教的動作,我沒有做,但我的問題怎麼還沒好?

.......看了很多醫師,為什麼膝蓋還是痛?

* * * *

這些想法的共同根本,都是高估自己的身體素質

身體的改變,都需要時間,並不會因為做了某件事,隔幾天就從50變到100分。但媒體宣傳,商業銷售的洗腦,經常會給人這種印象:XX產品讓你健康又美麗,XX運動讓你擺脫各種問題。

這種價值觀,套用在醫療,體能訓練,或是土豆仁平衡運動上,都會讓你失望的,因為與事實不符。土豆仁就經常遇到這類疑惑的眼神:為什麼我還沒好?

實際上就是需要付出努力與時間,改變身體沒有捷徑。

學員們,你們會選擇相信美麗的謊言,還是自己身體的反應呢?

當你用錯誤的期待,選擇夢想中的捷徑,結果反而會是:花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原地踏步更久!(但心理還是充滿希望,很正面 ☺)

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上臂線活化動作(上肢扭毛巾)

今天講的是一個需要協調性的運動

→左右上肢整體同時反方向扭動,如同兩手一起用力扭乾毛巾(想像手臂變成毛巾)

上圖為錯誤示範;安全的扭毛巾,須儘量減少腕關節動作才行!

---須先雙手分開多動把毛巾捲緊之後,再雙手同時扭擠出水,出水後再重複多動,讓手腕動的角度越少越好。

這是土豆仁常給手腕問題,手肘問題,肩關節問題者的活化運動,幾乎各種球類/划船/上肢重訓,都有機會練到。各種關節疾患:如肩旋轉袖/韌帶發炎,肩關節不穩,二頭肌/三頭肌/肘肌/旋前肌/旋後肌/屈腕肌/伸腕肌受傷沾粘,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手腕韌帶發炎,從鎖骨肩胛到手腕關節脫位...,多半可藉由這動作觀察到某部位不順。

實際運動表現異常的情形:時常可以看到深淺層之間沾粘對抗,前後對側線互相代償,同條線的上端卡住影響下端的現象,。

藉由這個動作,可以刺激到上肢大部分的肌肉:也就包括了肌筋膜理論的:深背臂線、淺被臂線、深前臂線、淺前臂線,這四個系統。

如截自《解剖列車》教科書的下圖:
4
(圖上右臂為淺前臂線,圖上左臂為深前臂線
 ,圖下右臂為淺背臂線,圖下左臂為深背臂線)

雙手向兩側張開,從水平開始,從---
手掌上下翻動
+手腕上下轉動
+手指上下曲直
+小臂/手肘前後轉動
+肩膀前後轉動
,依序活動:腕關節,掌指關節,肘關節,肩關節

記得兩手要「同時反方向動作」
一開始不順,可從慢速開始訓練。一個一個關節慢慢加入,不用一次整隻手臂扭動。

這動作除了作為熱身/收操運動之用,也可以用來檢測兩手平衡。觀察雙手關節,哪個關節會卡住?哪個關節慢半拍?哪個關節會酸痛?都是很好的自我覺察方法。

一般作為熱身用,則反覆用力至肩膀到手腕肌肉均有痠感為止。



這動作讓人想到太極拳的"纏絲"勁啊。
但土豆仁強調"平衡"動作,而不強調串連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