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反向伏地挺身 ---肩平衡運動

今天來介紹一個土豆仁常用的平衡運動:反向伏地挺身(Knees bent dips / Bench triceps dips) 或稱為反向撐體/三頭肌撐體

  一般這動作 健身界是拿來作為三頭肌(掰掰肉)的徒手鍛鍊之用,藉由調整手撐凳的高度,下肢支點的高低遠近,就可以調整阻力大小,再不夠的話可以身背槓片來練!這動作可以說適合所有程度的學員!

  但在土豆仁教學,多半作為肩膀兩側肌群的平衡運動!常見的高低肩、圓肩、聳肩等歪斜,甚至兩手的筋膜力量失衡(媽媽手 網球肘...)、膏肓痛、落枕、胸廓出口症候群(會造成手麻)都適合用此運動調理!但重點就不是擺在力量大小,而是兩側平衡與動作標準,因患側經常會有錯誤的動作產生,而越做越歪!作為平衡運動使用時,需照鏡子自我調整,務必做到兩側對稱,動作正確!

  初學者重點:一開始可站辦公桌邊練習,手支點要高,腳支點要近,屈膝用大腿用力輔助慢上慢下,用腳來幫助手支撐身體,而且縮小下沉行程與關節角度,以免一開始過重就受傷。

  像以下的影片就是進階者的作法,初學者請勿嘗試!
★力量不足者,下沉時撐不住的話,就會拉傷肩關節前側,甚至有可能傷到軟骨。
手支點低,腳支點遠,行程做到最大,直腿不用大腿力(會出到淺背線的肌群)


再進階可提高腳的支點
(屈膝用大腿力)
(直膝減少大腿力)

在健身房進階則可作雙槓撐體訓練(dips)

此系列肩後伸動作,有肩膀脫臼、肩關節不穩、二頭肌受傷、鎖骨受傷、肩夾擠 手肘手腕關節受傷 者,因患者的肩關節前側或腕關節需避免過度拉伸均不適用喔!

※手掌支撐放置的角度依個人關節柔軟度而定


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健康與受傷的哲學

 
  大仁哥有朋友因關節受傷,這幾年不斷的求醫,但仍然反反覆覆的發炎疼痛。世界上也有其他很多人有看不完的醫生,心中反覆上映這些人的經歷,大仁哥覺得應該來分享一下。

  除了少數先天性的疾病(遺傳或子宮內造成),多數的後天問題其實都是經由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自己培養」而來!但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教導我們,要如何「為自己的身體負起責任」。

  首先要有的觀念:我們出生時大多數是全部健康的。隨著成長過程,吃喝拉撒,追趕跑跳,才開始出現問題。所謂「病從口入」,很多時候是吃東西不注意,漸漸培養出各人不一樣的腸胃。有的是空氣問題,漸漸培養出各人不一樣的氣管。還有日曬雨淋,培養出不一樣的皮膚。爬上爬下,培養出不一樣的筋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好與壞,就是這樣在經年累月之中差距越來越大,走上不同的路。通常開始產生疾病的時候,都是在青年(20歲)以後。但從小就不顧身體的,在小學就會發作。

  但年輕氣壯,有些人不但不顧身體小病痛,還會靠勢(khò-sè)少年,反正能動就好,甚至更加摧殘自己的身體(反正忍一下就過去了),有的是因為讀書工作,有的是因為玩樂刺激。現代常見的近視或視網膜剝離,社會上會看到的毒品菸酒,大都是在年輕時就開始,而且不當一回事的。

  然後這樣培養出的病痛,到了中年老年,通常是難以扭轉而且跟著身體機能一起逐漸走下坡的。經常是等到衰退到影響生活的時候,患者這時候才會發現:我怎麼會這麼嚴重?殊不知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其實這些問題是從你小時候就開始培養了!

  等到身體機能衰退的階段再來治療,通常都是事倍功半,而且經常灰心的。

  預防勝於治療是陳年老調。但通常都是說給已經生病的人聽,這完全反了!應該是說給健康的人聽。只有當你在健康的狀態,才說得上預防,但健康人通常不會想那麼遠。

  以土豆仁主要處理的筋骨問題來說:結構失衡有先天與後天。先天的問題應該很小時候就要找出來並預防惡化,但多半是等脊椎側彎到走路都歪一邊了,父母才發現,這時候就要趕在發育期之前拼命治療。 ---那為何不在它發生之前就察覺失衡?台灣西醫也普遍沒有這觀念,沒有從小開始普篩的計畫,大部分都在國中才發現,是我覺得很奇怪的。

  另外就是後天的原因:

1.使用習慣:

  台灣對小孩的身體活動多半不注重(文憑主義),經常養出奇怪的身體狀況:從小就駝背,肌肉量不足,是土豆仁常看到的狀況,這樣的虛弱身體一旦長大要面對勞力工作,就會很快被壓出問題。

2.外傷:

  成長過程會遇到各種意外,有時候難以避免。但有些危險活動,如爬高負重,校隊過度訓練,這些事可以避免的,但台灣人普遍也不在意,於是土豆仁會看到一部份人是從小就帶著舊傷長大,反正不痛就好。等到20歲後身體開始衰退,舊傷才站出來表現。

3.工作運動:

  最後是是工作就業或娛樂運動產生的傷害。成年之後多數的筋骨問題,都是不良的工作環境導致。但台灣企業普遍沒有眼球放在這健康問題上。土豆仁總是可以看到一大堆為了工作要久坐 歪坐 久站 負重 過勞 用到肌腱炎 折到關節韌帶的朋友。問題根源就是工作本身,但要怎麼改進,都沒有老闆的事!這完全反了啊!!!

  因此當我們煩惱受傷不好,健康難找的時候,土豆仁的最重點不是煩惱找不到好醫生,而是煩惱為何你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 因此土豆仁的課程,最重點都是找出失衡背後原因,認識你自己的身體,學習如何自己改變自己的身體或環境。而不是要打多少針,要用什麼藥,要怎麼開刀?

  土豆仁的想法其實是跟很多教練/醫生/老闆對著幹的。他們都不管你原來的身體會不會受傷,只管他們業務所轄的目的而已。他們不管我也沒辦法,但土豆仁希望你可以自己管好自己的身體!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二頭肌的活化運動

 

  (= 上臂骨)二頭肌,俗稱小老鼠,腱子肉,是平常搬東西常用的肌肉,也是拉傷高危險群。大多數的拉傷點都在上端肩關節連接處,因為上端肌腱較細長,同時伸展角度較大,因此斷裂機會也較大。二頭肌拉傷的痛感通常是模糊的,因為肌腱在第二層,表面被三角肌蓋住,所以多數人只會感覺肩膀前側或外側痛,舉臂疼痛,但摸不出精確的位置。




  由於肱二頭肌是非常常用的肌肉,可以說只要手臂離開鉛垂線,就會出到力,而一出力道就痛!這也是很多人煩惱的受傷處 ***因為沒法休息,所以很難好!不管在球類/家事/甚至樂器演奏,都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今天就來教一個土豆仁常用的二頭肌「受傷後的活化運動」,可以練到肌肉,避免失能惡化,又避免過度拉力導致二次受傷:

步驟:

1. 坐姿或站姿肩後伸,手臂伸到軀幹中線後方。

※若有疼痛者,可改為側躺 ,目標手在上方施做,以減少重力影響。

※程度較佳者,則可改為仰躺,目標手在床側面外,手往下放到床墊下方。

☆注意勿用力過度導致聳肩,肩膀柔軟度不足者只要手腕在中線後方即可


2. 旋轉手掌讓大姆指向"外側"打開,即手心向前方

3.保持肩後伸角度下,做手肘伸直到底與彎曲到底,同時保持大拇指角度,不要讓手掌內旋,動作時可能感到肩前側到二頭肌用力酸感。反覆10~20下,以運動做完放鬆時,肩膀能輕鬆而非酸痛為準,通常建議一天一回即可。 再進階訓練可加拿啞鈴等重物。

※這動作與肱三頭肌(上臂背側:即蝴蝶袖)訓練角度很像,但差別在三頭肌是從前往後伸,向後拉出力,而二頭肌活化是從後伸向前屈肘。

  二頭肌肩膀痛很難好,是很多人的共同問題,因為平時幾乎沒有辦法不舉起手臂讓它完全休息!除了復健運動之外,恢復期間用下圖的三角巾或手插口袋姿勢也是土豆師建議的。這個姿勢因為整個手臂得到支撐,所以可以卸掉肩膀肌肉張力,對於二頭肌、三角肌、旋轉肌群、胸肌/鎖骨肌,甚至斜方肌恢復也有幫助,因為這樣這些肌肉就不用時時出力去拉住手臂的重量。



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手腕活化運動

  手腕韌帶/三角軟骨/舟狀骨/月狀骨損傷/媽媽手(腱鞘炎) 都是非常常見的問題,任何手工作,搬重物,寫字打電動,還有運動:槓鈴/羽球/瑜伽/體操,都是手腕負荷重的項目,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傷。

人類的天生弱點 ---手腕/腳踝




 手腕麻煩之處在於:是天生弱點,但日常生活天天要用到,一旦受傷就因為每天工作,很難好!

  今天就來教一個簡單的手腕活化運動:可做熱身,也可安全加重(靠自力互拉),也適用於各種手腕傷後的復健,以增加手腕穩定度與感受度,以增加本體感覺,提高預防受傷的反應能力 。


步驟:(以活化右手腕為例)

1. 雙手四指同向反面交扣,雙手肘抬高雙小臂成一直線。

2. 稍用力固定左手臂左腕不動,注意勿聳肩駝背以免用到過多背部筋膜線,

3. 以右手肘為軸,互扣的指關節為支點,上下屈伸右手腕,並保持雙手互拉張力。

※依各人失衡部位不同,手腕可稍偏前後/上下側面/旋轉出力,以增加局部感受度。

4. 反覆15~20下再休息,注意動作不要過快,動作時持續保持張力(兩手互拉),才能確實刺激到關節肌肉與韌帶。

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公告] 舊曆年(1.31)後恢復原價!

 [公告] 因疫情穩定,土豆仁自舊曆年(新曆1.31)後收費恢復原價!

筋骨活化課程 1200/堂,未滿一小時以每10分鐘200元計算

全身體態平衡檢測 3000/次,共兩堂含紙本報告解說

※五倍券送50%優惠活動持續,如1200使用五倍券付款,則只須800元五倍券!若用1000元付款,則1500-1200=300元於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