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公告] 土豆仁復業防疫措施

土豆仁即日起接受6/12(六)後的時段預約

為減少群聚交互傳染的風險,除了實聯制,口罩雙手消毒外,

請配合土豆仁全身酒精消毒,因課程常有全身接觸床位需求。

有鑑於病毒進入社區之後很難消滅,土豆仁課程將實施額外防疫規定:

1.課程長度固定25/50分鐘,每次收費500/1000元,以減少鈔票傳播病毒之可能。

2.每位預約空檔間隔1小時,以施行全場消毒+開窗通風空氣交換後再換下一位。

3.黃老師全程著防護衣與面罩。

因新規定實施,預約時段將改為小堂(25分)者一天最多7-8位:

上午 9:30 11:00

下午 13:00 14:30 16:00 

晚間 17:30 19:00 20:30

大堂(50分)一天最多6位:

上午 9:30 11:30

下午 14:30 16:30

晚間 18:30 20:30

每段後堂時間設定,依前堂所需時間而定。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每週連載] 久坐者的建議運動

防疫鎖在家,筋骨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家裡沒地方運動,久坐造成「靜態生活症候群」(Sedentary death syndrome )

身體活動不足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9%)及高血糖(6%)之後。

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加倍,並增加大腸癌、高血壓、骨質疏鬆、憂鬱、焦慮的風險。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的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約90分鐘)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延長3年壽命。這些好處不但適用於各個年齡層包括年青人、年老人,也適用於男性與女性,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包括吸菸、肥胖者,也一樣有用。

相反的研究,美國癌症協會2018年的大規模研究:追蹤12.7萬人持續21年!發現「長時間坐著」可以增加各種原因的死亡率,包含癌症、中風、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肝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阿茲海默症等器官、神經、全身性疾病的風險。

每天坐超過 6 個小時,死亡風險會增加 19%

每天坐超過 10 個小時,死亡風險更會增加34%


* * * *

對久坐工作者,土豆仁一般的建議是:為避免太過專注而忘記運動,桌子上擺個水壺,固定喝水(目標可定為一天3000cc),上廁所保養泌尿系統的同時,即可起身運動舒展筋骨,以免進一步失衡。

* * * *

如有空曠場地,可做"波比跳"(Burpee),這運動可以兼顧肌力+肌耐力+有氧運動,練到大部份的下肢前後肌群,手臂三頭肌(掰掰袖),前三角肌,胸肌,核心肌群(腹肌為主)

請參考以下影片:

四動反覆循環:
1.站姿→深蹲
2.深蹲→直臂棒式
3.棒式→伏地挺身
4.挺身收腿→舉手原地跳

由於原版對膝蓋負擔大,簡易版則去掉深蹲與跳躍,改為兩動循練降低強度,也可同時練到上肢與下肢

1.站姿→伏地挺身(或直臂棒式)

2.挺身→站姿舉手

若無空曠場地,則可單做深蹲,手扶桌椅棒式/伏地挺身,原地跳(樓下沒有鄰居抗議的話)


* * * *

波比跳的運動效果,主要是體適能項目之中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缺少了柔軟度項目。

久坐會造成許多肌肉長期用力緊繃(後頸背肌),長期縮短(前頸胸腹肌,大小腿後肌),長期虛弱(除後頸之外所有肌群),而且是一種「勞動」,不會訓練到肌力或肌耐力,絕對不是一個好的動作。

土豆仁對久坐者的放鬆拉筋運動,就是與坐姿相反的後弓動作:"站姿眼鏡蛇式"。可以拉長前側肌群,放鬆後背,並且活化腿部肌群。

步驟:

1. 站姿,雙手扶前方桌邊或椅背,雙腳與肩同寬,距離扶手約兩步遠。


2. 雙腳伸直夾緊,骨盆前推,腰部頸部後仰

※腳掌可以的話保持平踩,若腳踝柔軟度不足者可墊腳尖。


3. 掌根壓著扶手,雙手臂伸直,肩膀下壓,頭頸軀幹往上後方延伸拉長,眼睛看天花板。


4.慢速深呼吸擴張胸腔一下後,回到第一步。


反覆約10~20下,注意骨盆前推的同時,肩膀需持續保持下壓(下斜方肌出力),否則聳肩會造成前頸/胸肌內縮無法伸展。 


※一般瑜伽的眼鏡蛇式對肩膀/上肢壓力較大,會導致頸背肌群無法放鬆,故土豆仁修正之。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Q&A] 做閉鎖式蹲的動作,會讓膝蓋內側不舒服

 [荷蘭豆提問] 大仁哥您好,我的問題是:做閉鎖式蹲的動作,反覆做一段時間後,會讓 膝蓋內側不舒服,甚至變成痛。休息一段時間會好,但只要再開始做蹲的動作就會漸漸又出現這樣的狀況,尤其是在做「保加利亞分腿蹲」或「側弓步蹲」問題尤其明顯,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



[解答]:前後腳分開的分腿蹲 ---類似動作如登山/下公車時的大落差跨步側弓步蹲其實也是同一個動作,只是將軀幹旋轉90度面向側面。這動作是膝蓋受傷的*大魔王*,土豆仁的常客。

土豆師一般建議有這狀況者,觀察是否有上圖下方中間的「膝蓋內夾」角度(學術上稱為genu valgum[拉丁文]= 膝外翻,坊間較常見這譯名)。會導致膝蓋內側受壓大過外側,容易造成內側韌帶/半月軟骨損傷/髕骨外翻發炎。


正確的角度應該像圖下左方的大小腿成一直線,才會讓膝蓋安全。圖下右的膝蓋外開則較少見,因需要大腿內側肌力強,而多數人大腿內側弱。

分腿蹲會比一般深蹲危險的原因在於:兩腳前後分開,會讓重心分佈從一般深蹲的四方形,變長變窄成一直線,讓左右晃動變大,增加側面肌群用力維持平衡的難度。

大仁師常見的問題是教練沒察覺,或學員自己DIY越練越糟。於是就會出現今天的荷蘭豆問題:一般深蹲還好(其實應也有內夾),但分腿蹲越練越痛(越練越累,內夾角度越來越大),休息等恢復後好,但一練又痛... ...結果不是外傷,而是你自己害自己,動作做錯了好麼...。


膝蓋內夾的關鍵在於髖關節不足(主要為臀中肌失能/臀大肌弱,或其他肌肉韌帶受傷),或核心力量不足 導致大腿肌或內收肌代償,多出內夾動作,使得屁股歪一邊讓重心往中間移動,來降低左右晃動的歪斜。另外有些人則是足弓塌陷 (內翻足)的地基歪斜問題造成,須從鞋墊/鞋子足弓支撐改善。


若有此問題的學員,務必先停止或減輕分腿蹲動作(改無負重或淺蹲),先學會保持正確角度,若真的無法維持,則須調整髖關節,先活化臀中肌/臀大肌或核心肌群,直到能維持角度才能回去練。


這問題麻煩的是:膝蓋慢性發炎者,往往難以痊癒,慢性發炎會反反覆覆,甚至休息半年之後一動又發作,這也是土豆仁常見的問題。醫療上一般可嘗試體外震波或增生療法,而就土豆師的經驗,治療同時,持續保持輕程度的不痛範圍運動 很重要!若因怕痛而完全不動,反而會加重失衡的問題,導致更容易復發。


[Q&A] 尾椎骨盆在移動時會有喀喀聲

 [荷蘭豆提問] 土豆仁您好:請問尾椎骨盆在移動時會有喀喀聲(不會痛),請問是肌肉緊繃造成的嗎?

[解答]:髖骨移動時有聲,是很常見的問題,最常見的是"彈響髖"(多先天,或童年屁股肌肉注射造成)或"跑者膝"(多大量跑走造成),成因一個是深層臀肌緊繃(如上圖示部位),一個是大腿外側髂脛束緊繃,筋在骨頭上彈動而出聲。聲音位置會在髖骨大轉子骨突(即下圖的左右最寬處)偏後側一帶,出現的時機則在髖微屈<>站直時(如走路),大腿彎到底反而沒聲。建議不要故意弄出聲音,以免摩擦造成發炎加重。DIY滾筒/按摩球/震動按摩均有一定的效果,重點需病灶定位確實。


再來常見的是髖關節前後的滑囊炎 (屁股後下側居多),滑囊是肌肉與關節韌帶之間的"軸承",可降低它們之間的阻力,常見大量蹲站/轉髖動作摩擦造成(如下肢重訓/舞蹈/倉儲工作),但週邊肌肉通常沒問題。

滑囊腫大,導致與週邊韌帶卡住出聲(正常大小的滑囊不會卡住),出聲時的髖屈角度會比上段問題大。一般用冰敷,吃消炎藥以縮小滑囊,勿拉筋按摩刺激,反而會更腫大。但可按摩滑囊「週邊」肌肉(但不要按出聲點),可減少壓力與聲音,也有人單腳站,做"鞭甩"有聲側大腿的動作可DIY減壓。


最後則是髖關節/薦髂關節/尾椎"關節錯位",動作拉扯時,骨頭錯動而有聲,原因可能為外傷或肌肉失衡,或神經問題。外觀經常可見骨盆歪斜,單側大腿前屈/後伸/外展受限,但有些人自己習慣了並不會察覺。建議可脫褲從後側自拍腰臀外觀,分別拍攝站/坐/蹲姿勢,看是否有大小邊/高低邊/左右轉的固定歪斜。

這類歪斜通常難以自己定位,土豆仁一般建議可坐在大球(瑜伽球或棉被捲皆可)上,自行轉骨盆(保持上半身不動),對鏡子拉正,尋找卡住點並刻意拉筋,以促進平衡。調正之後會需要練核心運動保養關節穩定度。

※若是神經或骨折等原因造成,則無法單用運動調整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每週連載] 滑鼠手平衡運動

防疫期間,大家在家辦公,小孩線上上課,都是整天盯著電腦
今天大仁哥就來講「滑鼠手/電腦手」的平衡運動

電腦手/滑鼠手的病理在於手腕長期「凹折」(折向上或向下都不行),導致手腕內部的正中神經受壓而發炎 ---即所謂"腕隧道症候群",進而產生麻痛感,麻痛位置可能在手指尖或手腕手掌面。

外觀經常可見掌面或掌根紅腫刺麻與掌面(尤其大拇指)肌肉萎縮凹陷現象。若自己無法確定,兩手伸出來一比較,即可察覺顏色與肌肉差異。

使用鍵盤或滑鼠,手腕正確的角度如下圖:大拇指與手臂成一直線

好的手腕角度 ---詳情可參考前文:手腕復位運動
(折向上範例 ---常見於瑜伽運動,或電腦桌的收納式鍵盤架過低造成)

(折向下範例 ---用筆電+遷就螢幕常見,因桌面太高,連帶還有猿人頸/圓肩問題)

(理想的電腦桌椅高度參數:坐直不聳肩不踏空+上手臂自然下垂+小手臂水平有支撐)

若擺成一直線時,手腕變成懸空,就表示需要多加鍵盤靠墊,或改變滑鼠形狀/大小以合手形,硬用不適合的設備在一起,只會造成傷害,請各位千萬不要省這個錢!

滑鼠範例:此例為滑鼠過厚(高)導致折+壓手腕,但過小也可能造成手掌緊張而拱起懸空

鍵盤範例:可見下圖上手腕下的空隙,加墊後就消失,若無加墊則會導致手腕折向上或聳肩懸空(換肩頸痛!)


下圖中下是較少見的折腕角度:向內/外折 ---常見於遷就筆電鍵盤,同樣也會出問題 ---媽媽手或三角軟骨損傷。

講完了正確與錯誤的角度,今天來教一個簡單的手臂肌筋膜平衡運動。用電腦主要為下圖上的兩組「前臂線」用力收縮,下圖下的「背臂線」拉長(駝背聳肩者則會造成背臂線用力酸痛。)所以今天的動作就是做相反的:背臂線用力+前臂線伸展 


步驟:
1.站姿或坐姿,保持上身直立直視前方,勿駝背或聳肩
2.雙手臂水平向外向後伸展,同時雙手掌面轉向天花板,大拇指轉向正後方
3.雙手臂同時用力水平向後震動拉開,注意依個人柔軟度決定行程,勿過度導致肩膀聳肩或歪斜(用電腦常見斜肩),反覆約10~20下。用力向後時可同時吸氣,放鬆時吐氣,以協助拉開胸肌。

※若有兩側柔軟度差異或角度卡住,就需個別調整,不要硬做此運動,以免越做越歪喔!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三級防疫] 土豆仁公休至6/14

※5/25更新,因應防疫延長,土豆仁續休至6/14(一)

 [公告] 因應雙北防疫升至第三級,除今日預約者外,

土豆仁公休至5/28,暫定5/29(六)復工

忍一時風平浪靜,請大家一起同心為台灣!



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公告] 預約單無法聯絡的張先生

今日留電話 12點以後聯絡的張先生您好,因即日起雙北防疫第三級,土豆仁暫時公休至5/28,5/28之後再與您預約。

您的電話無開機,無法與您聯絡,或可至本工房facebook專頁私訊聯絡:

https://www.facebook.com/peanutwellness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每週連載] 頸部深層肌力訓練

上圖是常見的不良姿勢:頭部前傾(烏龜頸/猿人頸)

這樣的歪斜姿勢,經常造成脖子痛 頭痛 肩痛 膏肓痛

完整的上交叉症候群的外觀應該長得像
下圖:
緊繃的胸肌會導致圓肩與駝背。用胸椎後凸來抵銷頭部前傾的重心失衡,也是一種代償反應。
(富貴包/頸椎大包現象就是典型的上交叉症狀)

頭部前傾者因為要長期需要抬頭看前面(=頸後伸),所以會發現頸屈肌弱,但練法絕對不是像下圖這樣:這是摔角或武術頭搥的練法,主要練到淺層屈肌(胸鎖乳突肌,就是喉嚨兩側各一的大條筋),這越練會導致頭往前更歪!

(from https://encetraining.pixnet.net/blog/post/90913253-%E5%85%88%E8%AA%8D%E8%AD%98%E4%BD%95%E8%AC%82%E9%A0%AD%E9%83%A8%E5%89%8D%E5%82%BE)

我們真的需要練的,是喉嚨(氣管後方)的「深層頸屈肌」,位置如下圖(其實還有舌骨肌群沒畫出來)。
由圖片可見,這些肌肉緊貼在頸椎前關節面,收縮的時候可以讓頸椎不往後折而「拉直」,一般的描述是「點頭」,而非淺層屈肌的「低頭」動作。一般物理治療的訓練法是「收下巴運動」(頭部前傾的反向運動:收(擠)雙下巴)


今天土豆仁來教進階的作法,靠牆加重!

適當的負重,可以更加活化深層頸肌跟週邊的肌肉,讓頸椎更穩定,適用於各種頸椎病的保養(注意須先治療到穩定)。

步驟:

1. 站姿或坐姿,雙手虛握背背後往下放屁股高度,讓肩膀打開,注意不要聳肩或縮肩

※雙手往後下可減少圓肩/駝背的下半部失衡,協助保持脊椎直立

2.保持脊椎頸部直立,軀幹往後仰,只有後腦靠牆,依各人程度斟擺位後仰角度,可撐得住不造成疼痛即可

※軀幹越斜則訓練強度越強

3.稍收下巴向喉嚨方向,讓頸椎前後收緊, 固定該姿勢,慢慢深呼吸10下,再起來休息。

※我們只要頸椎的力量,深呼吸可減少閉氣或軀幹伸肌的多餘代償性收縮。注意維持脊椎直立,不要收下巴過度導致頸椎前屈(低頭),或選擇角度過斜支撐不住,導致頸椎後仰。

這訓練適用於電腦族 低頭族 撞球 衝浪...常有頭部前傾的不良習慣者,作為抵銷不良姿勢的筋骨平衡運動。再進階練法:可加上雙手臂動態動作,同時保持頸椎靠牆直立穩定。





談「退化性」疾病

 老人必然病苦?

今晚看到公共電視報導居家醫療,hōo大仁哥想起從前行醫的經驗。

---那麼那麼多 輪椅上四肢萎縮的老人是怎麼來的?

他們當年也攏是青春少年家,一瞬間怎麼蜷縮在床上爬不起來?事實上這是經年累積的退化與傷害造成。要是從人類30歲骨質高峰開始算,要「製造一個臥床老人」的工期,可達 三十到五十年

當西醫還在討論怎樣開刀切換關節,怎樣復健針灸,怎麼花錢都不斷根的時候,大仁哥已經跳脫醫療的邏輯,選擇處理「病因」而非處理疾病。

多數的退化性疾病都不會斷根,關鍵其實在於:身體的主人自己選擇走上退化的路。台灣人普遍認為勞動/拼命 是美德,但在土豆仁看來,那是在預約未來的病床。甚至包括「休閒運動」也奮不顧身,直到製造運動傷害,然後不得不因傷退役,但仍然覺得自己要繼續在別的領域一生懸命。這樣等到年老後,舊傷來討錢,上廁所跌倒沒人顧,才在慨嘆「人不輕狂枉少年。」

土豆仁檢測所看的問題,包括肌骨失衡,習慣不良,忽略舊傷,其實這些都是數十年後的臥床來源之一,但醫師們幾乎不管這些,他們都在等著你受傷不良於行,然後幫你做做不完的治療。

說實在土豆仁的回頭客不多,只有五成左右。有許多學員對檢測的結果並沒有興趣,也沒有意願要改變,所以也不會花錢繼續來上課。而這也是土豆仁設立粉絲頁諄諄教誨的目的:能救一個是一個!

也許有些人要等三十年後坐在家裡(因為出不了門),等中醫師到宅服務來針灸,才會想到

 ---當年是否有一個改變未來的機會?


2021年5月7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談三角肌與拉筋

今天來聊聊肩膀痛 常見的受傷位置(失衡代償但非受傷根源)

"三角肌"就是肩膀打疫苗的位置,也是我們常拉傷的肌肉之一。


三角肌如下圖可以分為三個部份:前, 中, 後,分別負責:手臂前舉(水平前內收), 外側舉(垂直外展), 後伸(水平後外展)。


而其中我們最常做的就是手臂前舉動作,所以在長期動作下,前~中三角的緊繃是常見的失衡。

三角肌的失衡也常跟深層肩旋轉肌群(如下圖)連動,所以夾擠症候群/五十肩/肩痛者 常可以觀察到表層三角肌緊繃,其實是為了代償旋轉肌失能,而非本身拉傷造成。
(表層三角肌剝除後的旋轉肌繪圖) 


有些人做臥推伏地挺身動作,也容易胸肌沒練到,卻拉到前三角(水平外展→內收)也是勞苦功高的三角肌代償鄰居(肩胛胸肌活動不良)的結果。

* * * *
因為三角肌愛雞婆幫別人的"M屬性",所以說土豆仁對三角肌的看法,多半以放鬆為主,而非加強訓練。

一般常見的前三角肌拉筋如下圖,同時也拉到二頭肌長頭與下胸肌:


常見的後三角肌拉筋如下圖:同時拉到肩胛骨後方肌群(如膏肓)
--- 由於肩膀常見失衡,許多人經常只能拉到兩者其一

* * * *

今天則來教土豆仁版的前-中三角肌拉筋,對於許多肩膀前側痛的人,可促進肩關節前平衡。

步驟:(以拉右肩為例)

1. 站姿或坐姿,右手屈肘背背後,左手幫忙拉右手臂往左後方

2.右肩放鬆讓左手拉到底,右肩(胛)會較低,但注意軀幹脊椎不要低頭歪斜或聳肩

3.拉到底後做一個挺胸深呼吸,讓肩膀拉更開,再吐氣放鬆回到1.

4.反覆約1~5下。因該肌肉小條,建議勿過度拉筋以免拉傷。


* * * *

三角肌或大或小,都是肩膀視覺重點,緊繃失衡者會看到局部凸出而非滑順




祝大家都有漂亮的肩膀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