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背對牆」蹲,而非貼著牆蹲


  傳統保健或復健運動,有一招「靠牆蹲/靠牆深蹲/靠牆靜蹲/靠牆半蹲」:雙腳與肩同寬,腳步距離牆面約大腿長,身體往後靠,頭到屁股都貼住牆面,屈膝往後往下半蹲,目標大腿平行地面,軀幹-大腿-小腿都呈90-90度。這運動號稱不傷膝蓋,代替深蹲,還可鍛鍊核心或減肥,但這是土豆仁反對的運動方式!

  因為當你貼住牆面,感覺比一般自由蹲「輕鬆」時,其實多數支撐力量都來自於牆面的摩擦力/反作用力,而深蹲想練到的臀肌、股四頭肌、腿後肌、核心腹背肌,幾乎都沒出到力,反而是小腿腳掌為了抵住身體而出很多力。出力方式完全不同,也就表示這動作跟深蹲完全是兩回事,也無法鍛鍊到膝蓋。


  土豆仁見過很多醫師建議患者做這動作,結果膝蓋退化的反而越做越痛,醫師還會請患者慢慢做,練久了就會越來越好(X)!因為負責膝蓋穩定的股四頭肌在這動作只要出很少的力 ,自然也缺乏與股四頭肌平衡的腿後肌活化。

  因為貼著牆壁,間接影響膝蓋穩定的臀肌與核心也幾乎不用出力。屈膝同時卻缺乏肌肉出力保護,造成膝關節不穩定,這運動反而會造成膝關節受到牆面反作用力造成的「向前的剪力」,反而讓脛骨股骨前後位移增加,更容易產生疼痛。


  而土豆仁建議的蹲法會像影片上這樣:


1. 雙腳與肩同寬,站距離牆面約一步,依個人能力調整,站越遠則越困難。


2. 雙手伸直舉高,手指往後探之牆面距離,但不要與牆面接觸。


3. 往後往下蹲,屁股往下移動,保持軀幹垂直,過程中背部到屁股都與牆面成固定距離。整個過程需收小腹核心收緊,以維持軀幹直立姿勢。


4. 蹲下的深度以全程可維持軀幹與牆面距離為準,上下都不可晃動。牆壁是參考點,而非借力點。影片最後兩下示範錯誤作法:軀幹前屈/後仰 ---即屁股往後/往前,沒有與牆面成固定距離。

※注意膝蓋直上直下,勿夾膝或左右歪斜,以免傷害半月軟骨。


5. 一般建議從3下一組開始,能維持穩定後再增加次數或深度。

※這種作法膝蓋可能超過腳尖,大角度時比一般深蹲更困難,但深蹲該練到的肌群都有活化。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腹背肌交替運動

  一般重量訓練或運動項目,幾乎都是著重「局部」鍛鍊,但人體事實上是需要平衡的,偏重局部發達,而其他部份虛弱,這樣的失衡通常會產生酸痛,例如男性愛練胸肌腹肌,不管背肌與下半身,這樣的練法經常會造成肩關節失衡,圓肩,夾擠發炎,甚至上交叉症候群等問題,患者常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越練越痛? ---事實上是從訓練計畫開始就錯了!

  今天就來練個腹背肌交替使用的運動,可以觀察軀幹前後的平衡,對於腹背肌失衡者,也可作為活化訓練之用。
(肌筋膜淺前線與功能線三視圖)


步驟:以訓練右腹背肌為例

1.向左側躺,雙手抓側面或上方床緣以固定上半身

2.左腿放鬆稍彎曲稍前以平衡,右腿做前下←→後下大角度擺動

※注意在上半身不動的情況下,儘量作到最大角度,同時配合旋轉腰部與骨盆。

※注意右腿回到中間時大腿水平即可,不要舉太高,否則會變成練髖外展(臀中肌臀大肌) 影片0:40後示範錯誤作法:大腿太過高/大腿無前後伸展變成轉骨盆

3.配合呼吸,前後擺動一次,同時呼吸一次,反覆20~30下。

※由動作不順處可判斷腹背肌問題,往後受限者常見腹肌問題,往前受限者常見背肌問題。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上背肌活化」運動

駝背有很多種不同的樣態,挺腰但彎胸是一個;
後躺但往前折脖子是一個;


後躺彎腰不低頭是一個;
不後仰彎腰+低頭是一個;

以上駝背姿勢幾乎都是「上交叉症候群」的表現之一。


折脖子的會痛脖子,縮胸的會氣悶,前彎的會痛上背膏肓,圓肩的會痛肩頸。

  上交叉症候群的根本問題是「核心」失能失衡,通常都有虛弱的腹肌與緊繃的腰肌。所以這類問題來到土豆仁,核心活化是必要的基礎原因解決法。另外一方面則是症狀消除法:放鬆緊繃的肌肉(胸肌、後頸、與上背肌群)+活化失能的肩胛後收肌群(肩胛下半與中背部)與頸屈肌(頸椎深層)。


今天要教的是上背肌群的活化運動:類似重訓的坐姿划船動作,但沒有負重。*若上背肌群失能的人直接去練坐姿划船,一般常見背肌不會出力,肩胛不會後收,卻改用整個軀幹後仰(腰伸肌或髖伸肌)代償,結果背肌沒練到,會變腰痛!所以活化運動還是必要的。


(滑輪胸拉坐姿划船,上圖標示也是今天會用到的肌群)
(俯身啞鈴划船*較易使用肩後伸[後三角肌]代償)


  今天的動作不用器械,只要做正確,背肌也會很有感覺!

步驟:
1.站姿,雙腳與肩同寬或略寬,膝蓋微屈穩定骨盆不晃動。

2.雙手臂往前伸直胸前(肩膀放鬆,勿聳肩,手臂勿過高到肩膀水平)

3.雙手保持拳眼向上(掌心向內側),同時往肩後伸+屈肘,讓雙拳拉到軀幹側面中線,注意收腹兩側對稱,並後夾肩胛,勿往上聳肩,勿凸腹/脊椎後凹,勿手肘張開(變成向外拉而非向後拉)。

※影片0:35後示範錯誤動作:1.凸腹 2. 聳肩 3.手肘外開

4.拉到底後放鬆回到2.,配合呼吸一次。或動作做得順者,可後拉時吸氣,放鬆時吐氣。反覆 20~30下,應可感覺背肌與肩胛後收出力。

※駝背者還可能有頸椎前伸的烏龜頸代償,若脖子越做越酸,就代表你做錯囉!



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全呼吸活化運動

  呼吸是我們活著的必須,氧氣代謝也是人體其他所有系統功能的基礎。一旦呼吸受阻,上從思考下至運動,全部都會受到影響。

  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胸廓(胸骨-肋骨-胸椎關節)活動度,同時也會影響頸椎功能,肩膀功能,腰椎核心平衡,因為胸廓是人上下半身的連結路徑與地基頭頸/肩膀/腰背有問題的人,也常見同時有呼吸問題(受限或異常呼吸模式),這兩者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有時難以判斷原因。而這也是彼拉提斯運動很重視呼吸方法的原因之一,唯有呼吸控制可以自主,才能夠後續的鍛鍊核心動作。


  一般我們會以為呼吸是「上下」的吸氣動作,由胸椎固定+橫隔膜往下+肋骨(肋間肌)往上驅動(如上圖),但實際上胸廓的呼吸動作是"3D"的往上下+前後+左右一起擴張的,因為肋骨(包含軟骨)是有彈性的,當肌肉收縮時,肋骨其實是像氣球充氣般被「撐開變長(如下圖)」,而非上下移動。
今天就來練習一下兩側胸廓一起往上→往外→往下撐開的全呼吸動作:

步驟:

1. 站姿或坐姿,注意雙腳分開比肩寬來支撐,以穩定下盤,讓上身可以自在出全力。

2. 坐正眼睛直視前方,勿駝背。雙手自然下垂,勿聳肩。

3.雙手一起往前往上舉起到底,手肘保持放鬆微彎無須伸直,將肩膀往後拉到底,同時挺胸頭向上仰,視線向前上方,同時吸氣(可用嘴或鼻皆可。)

※影片0:44後示範錯誤的頸椎未同步單獨後折(變成單純折脖子,而非帶動肋骨動作)

4.雙肩舉到底之後,向兩側畫半圓垂直向外擴胸伸展,此時持續吸氣可吸更多到肺葉兩側。

※影片0:51後示範手臂未往後往外到底,變成兩側未完全撐開充氣。

5.確定吸到飽後(到底無法再吸更多氣了),雙手過高點才往下放,同時配合吐氣,若用口吐氣需注意收緊嘴唇或嘟嘴慢吐,不要一下吐光。

※維持空氣在肺泡裡的氣壓,才會完全擴張,一般人放慢呼吸至少可以持續吐超過10秒。

6.反覆5~10下,觀察受限不適處,通常就是需要來土豆仁局部調整的部位。

※ 注意全呼吸輕鬆緩慢做即可,不要做太快或太多次,以免「過度換氣症候群」,反而會導致越做越喘,呼吸越淺越頭暈,可能導致心悸甚至昏倒!

★參考以前教過的局部調整法:
局部肋骨運動

※吸氣時腹肌應是放鬆的,若有吸氣時腹部反而內凹的情況,是所謂的「反常呼吸」(paradoxical respiration),表示橫隔膜功能異常(吸氣時未收縮下降),此時需要特別對橫膈肌做訓練。
  這種情況常出現在腰痛患者,因腰椎腹腔週邊肌肉有時會異常緊繃,以維持腰椎穩定(怕痛不敢動),導致橫膈無法動作,所以他們也無法做腹式呼吸!這樣會變成只靠肋骨做胸式呼吸,肺活量降低,呼吸較淺快吃力,常感覺胸悶疲累
(錯誤的縮小腹法:即吸氣時+橫隔膜往上,產生真空效應
用負壓向上吸導致腹腔凹入,如此並非正常的腹肌收縮)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肩膀往外下壓」活化運動


(肩胛骨作為肩關節的地基,實際上卻是會動的,貢獻了約30%的活動角度)

  肩膀的穩定度(或是說:在手臂肩關節動作時,肩胛骨地基的穩定),是預防運動傷害的重中之重。胸廓-肩胛骨-肱骨,三者之間有兩個關節,這兩個關節正常需有一定的比例連動。若是其中一個卡住,另一個代償,就會產生夾擠、酸痛、發炎,嚴重甚至旋轉肌腱斷裂。

★注意肩膀要「穩定的動作,但不是「不動」。
  有些人會誤會穩定(平均動作+地基不晃動)的意思,把肩膀變成持續聳肩/後夾/下壓~~都不放鬆,反而導致肩膀無法舉高,動作又酸痛。
("肩胛-肱骨節律"示意圖)


如常見的膏肓痛,除了頸椎來源之外,也有一部份是肩膀動作失衡造成。
(肩胛骨往外過度動作拉扯)

  今天就來活化肩膀往後方向的外轉旋轉肌群(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肩胛下壓(下斜方肌),這動作對於重訓練背動作的肩膀穩定度,送貨員搬大箱的預防傷害,都有幫助。


步驟:

1.站姿或板凳坐姿無靠背,中立站姿,不彎腰駝背或後仰。
2.肩膀放鬆,雙手臂往後伸(一般人約20度,勿過度造成聳肩),擴胸+雙手心(大拇指)向前向外轉到底。
3.拉到最底角度後,深呼吸一次,再放回下垂姿勢。反覆10~20下,觀察緊繃或無力處。


※應感覺到上臂(手股)-肩膀-肩胛-中背部出力,以及前胸與肩膀前側的拉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