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6/9~6/11公休三日無接受預約,請見諒!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什麼人會需要土豆仁的服務?



如果您有以下問題或需要:

1.
不良姿勢

2.自覺體態筋骨失衡 
3.預防二次運動傷害
4.運動傷害後動作調整 
5.關節穩定性或活動度不足
6.核心肌群不足.運動表現不足
8.運動表現異常,容易有筋骨相關症狀: 緊繃 疲勞 痠痛 無力

土豆仁運動調理中心即日起接受網路預約

有需要者請填寫以下google表單:
土豆仁運動中心服務預約單

土豆仁位置請見

土豆仁為一對一預約服務,提供體態平衡檢測(定價兩堂含紙本報告
共3500元)與筋骨活化課程(訂價一小時1500元,依時間比例計費),需要課程堂數多寡,須看首次評估結果後擬定


※土豆仁初次僅接受網路預約

體態平衡檢測項目有:

1.骨骼排列
2.關節活動度
3.關節接合狀況
4.筋膜韌帶張力
5.肌力與肌張力

土豆仁將依檢測結果提供您多方面建議:
1.整體平衡分析
2.工作姿勢調整
3.訂製運動調整
4.被動徒手調整
5.體育活動建議
檢測時間約一小時,隔週將提供完整書面報告與講解。
(
報告內容之訂製運動教學部分將分開計費)

平衡檢測是絕大多數醫療院所與運動教練不會提供的服務 
先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的基礎

建議順序
先接受平衡檢測後 再接續課程
不會顧此失彼
比較能完整解決您的問題

筋骨活化課程項目有:
 
1.骨關節排列調整運動/本體感覺訓練
2.關節穩定度/核心訓練
3.肌肉筋膜放鬆運動/特定部位拉筋運動
4.特定肌肉肌力訓練
5.神經肌肉活化訓練/協調性訓練
以上均為客製化教學,依每位顧客的不同需要設計所需動作
以解決每個人的問題,終極體態平衡為目標
非坊間運動教室的固定課程


土豆仁的運動教學服務需要您每日持續的主動積極練習,
才能達到預期目標!無法配合運動練習者
,請勿預約!

土豆仁不提供醫療服務,如有醫療需求者
請勿預約
如果您有醫療問題尚未解決,
建議您先至醫療院所處理告一段落之後
再來土豆仁諮詢/預約
©2016.8.27

翹腳轉腰運動


   臀腿/骨盆/腰椎的失衡是土豆仁經常遇到的問題,表現出來是單側肢體或腰背的不適,酸痛或卡卡,不一定有骨盆歪斜/脊椎側彎或長短腳。一般健身都是做分腿蹲,站坐姿轉體之類的動作,但那些動作因為使用的肢體太多,經常有代償現象,怕越做越歪,所以土豆仁其實不常教。


  土豆師一般多採取床墊上躺著運動的方式,比較容易把失衡的部份單獨隔離出來活化,今天要教的翹腳轉腰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動作可以說是單腳橋式的進階版,因為有些人單腳橋式容易用懸空的那隻腳代償出力,反而導致訓練目標的核心肌群(參考下圖)沒出到力。

  所以將懸空腳改為翹腳的姿勢,可以更針對著地腳的臀肌/背肌/旋轉肌進行刺激,對於單側核心無力者,是很好的運動,如果大家有單側腰痠無力的問題,不妨試看看(★腰痠原因很多,並非一體適用)。

步驟:

1.仰躺,雙腳屈膝平踩床面,膝蓋分開與骨盆同寬。

2.左腳翹腳到右膝上,左大腿自然放鬆外展讓左膝往外。

3.右髖出力讓屁股骨盆抬高,注意左右平衡不要一高一低或偏左偏右。

4.抬高到大腿與軀幹成一直線,穩定後左右旋轉骨盆,觀察兩側出力與角度是否平衡。

※轉動角度自然即可無須過度用力,觀察兩側差異,失衡者需針對弱側進行訓練。

5.力量足夠者可反覆轉骨盆10~20下再放下,力氣不足者則轉一下後就可放下屁股。

6.換對側腳操作,觀察兩側平衡。

(來看看大仁哥兩腳有哪裡不一樣喔)

  這個動作也是土豆仁常教的活化運動,稍微改變著地腳的位置,改變翹腳的角度,都可以更細緻的調整個別的目標肌肉,實際調整法要看個別狀況而定!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肩內轉活化運動

 


  肩內轉疼痛(如扣內衣,插後褲袋,洗背部動作),是土豆仁常見的現象,是肩膀痛的常見動作之一(另一個是肩水平外展)。痛點多半在肩膀前側到外側(少數在後側),其實這類疼痛多由肱骨頭「夾擠」肩旋轉肌腱而來,原因只有在肩關節交界而已。
  有些人會痛到整個手臂電到麻痛的感覺,大部分是「(神經)傳導痛」造成,而不是那隻手臂真的有問題。

  傳統物理治療遇到肩內轉痛就是關節鬆動跟拉筋,但土豆仁會先找原因。「肩夾擠」是其中一大原因,「夾擠」指的是舉手動作時肱骨頭(上臂骨上端)"異常往上縮",頂到棘上肌肌腱,像是肩峰骨跟肱骨把肌腱「夾住」的現象,會導致肌腱發炎腫脹,甚至破洞斷裂。


  夾擠可能因為相關的肌肉肌腱韌帶受傷,舊傷,次發性產生肩關節失衡而造成。也可能是長期習慣的姿勢不良,如圓肩,肱骨前移,駝背,高低肩,脊椎側彎,後續產生肩關節失衡。所以要根據個別原因去處理消除,而不是只做肩膀拉筋。

  另外一個常見的肩內轉疼痛原因是二頭肌發炎/拉傷,部份會合併肩韌帶或關節唇(軟骨)傷害,這多半跟搬重舉重過度有關,棒球投手或跌倒外傷也可能發生。這個部份重點則是肌腱或關節治療,而非肩關節鬆動。

* * * *

  今天就來做簡單的內轉活化運動,這動作多半在肩膀調理後期,才教學員,要先處理原因之後再來做。這個動作有助於找回之前的肌肉記憶,讓關節動作較順暢。

步驟:

1.站姿或坐姿,雙手虛握手彎曲在胸前,手心向內(胸)。

2.雙手肘伸直,雙手同時向下向外轉,手心也向後向外轉(分向左右兩側),此時肩膀放鬆自然往前內轉(肱骨頭向前突出),到底之後,再反方向屈肘+手心往內轉,回到1. 姿勢。

※不要過度用力,以免變成肩後伸+肩後夾

3.慢慢反覆10~20下,注意放鬆,動作角度順暢,不要硬拉,感覺肩關節轉動的動作。

※做完應可感覺肩膀輕鬆不少喔。

※注意兩側如果有不對稱,要控制壞邊去學好邊的角度操作,注意要學習放鬆,以免越做越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