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的髖關節旋轉(抬腿+轉動大腿讓腳尖往內/外旋轉),是多數人都容易做的動作,
但反過來固定髖關節+左右旋轉骨盆,卻是困難的!
如影片所示,雙腳一前一後,雙腿微彎保持膝蓋髖骨放鬆,用左前腿作為固定軸心,轉動髖關節。在左下肢固定的前提下,就是轉動整個骨盆與軀幹。此時其實一樣是用屁股內部的髖旋轉肌群,但轉動的質量阻力較大(就是"抗力矩"變大),同時左下肢整體肌肉又要共同收縮維持穩定,一般人做起來容易整個骨盆都在晃,變成以左膝蓋為軸,而非左髖為軸。如影片中可見,並非每一下都標準,容易伴隨整個屁股左右晃動。
這個穩定度訓練,可以保護髖關節,減少多餘的晃動,同時增加我們對下肢/骨盆/腰椎的細微控制。這個角度在跑步、lunge(弓步分腿蹲)、擊球、投球、踢球、拳擊、踢腿... 等等需要前後腳合作的運動,都是很重要的!甚至對於容易骨盆歪斜的人,要能維持深蹲/硬舉的雙腿對稱,這動作也是很重要的。
土豆仁經常可見這動作障礙(骨盆失衡或髖關節不穩)的學員,短跑長跑/拳擊有氧踢腿訓練時,一開始還好,但一陣子後會越跑越痛,一邊腰或屁股或膝蓋越來越緊繃不適。常見的代償酸痛肌肉為大腿前側(縫匠肌)/內側(恥骨肌等)。另外遠端則常見「同側腰部」或「對側肩部」代償。因此有些肩膀上背,或腰背部的問題,其實來自於髖關節!
延伸閱讀:縫匠肌活化運動
建議此動作可放慢練習,以達標準,一開始可手扶欄杆固定上半身,或前髖關節外側靠著桌椅牆壁固定,以幫助髖關節穩定,不要要跟著晃動。從小幅度開始旋轉骨盆軀幹,慢慢增加角度,放掉手腳的固定點,再求兩側對稱。
核心無力者,因軀幹無法穩定,轉骨盆的動作容易變成「轉腰椎」(抖胸抖腹肚皮舞),而骨盆紋風不動。若有此情況,可能需要同時搭配核心訓練。
另外一個常見的失衡是「單側髖內轉角度受限」,有此狀況者,在走路等動態動作時,就可見骨盆歪著在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