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土豆冷知識:「腹肌有三層」

上過健康教育課程
大家應該會有印象:腹直肌 腹斜肌 白線(linea alba)...這些名詞
但他們到底怎麼長的?

腹肌用豬肉來說的話,就是三層肉(五花肉)
(台語的用詞真的比較有解剖概念 :D)

今天來跟大家做個簡介
第一層:腹部筋膜+腹外斜肌  纖維走向:\/
第二層:腹直肌+腹內斜肌  纖維走向:/||
第三層:腹橫肌 纖維走向:— —


第一層:筋膜+腹外斜肌
Aponeurosis
腹部表層筋膜:連接兩側腹外斜肌,蓋住腹直肌/腹內斜肌,連接胸部與骨盆前緣/會陰的表層
(內層另有三層筋膜)

External Abdominal Oblique :
在表層,是重量訓練形成側腹線條的主角
腹外斜肌:從胸腔下半兩側面的肋骨接到腹部筋膜→骨盆兩側的髂骨前緣--恥骨

位置在腹直肌兩側,胸肌外下方肋骨,側上方與肩胛骨的前鋸肌相接(鋸齒狀交界),側後方與闊背肌/腰背筋膜相接(闊背肌不壯的交界通常不明顯),下方與腹股溝(骱邊, kái-pi)筋膜相接

第二層:腹直肌+腹內斜肌
Rectus Abdominis
腹直肌:一般常說的六塊肌/八塊肌(最下兩塊很難練,要小腹無油+超低腰才看得到)
連接胸骨/肋骨前側→骨盆前緣/會陰

Internal Abdominal Oblique
腹內斜肌:骨盆兩側(髂骨)→中層筋膜/腹直肌→肋骨前外側邊緣
位置一樣在腹直肌兩側,但被蓋在第一層下方,

※細部差異:腹內斜上段的筋膜包裹腹直肌,但下段的筋膜沒包,只蓋在腹直肌前方,這樣說起來應該算局部四層


第三層:腹橫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腹橫肌:連接深層的胸腰背部筋膜→腹部筋膜/腹股溝韌帶
腹橫肌+深層筋膜可以說包裹了整個腹腔,也是訓練深層核心肌群的重要目標
但因為表面蓋了兩層肌肉,通常不可見,最容易摸到的地方是骱邊上方的小腹兩側肌肉較薄處

* * *

一般來說,要跑出川字線,會比六塊肌簡單
可見一般人是腹直肌相對較發達,腹斜肌較弱
所以就土豆仁所見,一般運動拉傷,腹斜肌的中鏢次數,其實是比較多的。
痛點都在較兩側,腹直肌交界處,或肋骨邊緣
患者常會抱怨側腹痛,肋骨(側邊)痛等感覺

就土豆仁的經驗,籃球是最常見拉到側腹的運動
一方面是運動人口多,一方面是籃球需要許多快速轉身/扭腰動作(尤其是進攻上籃時)

* * *
一般的仰臥起坐/捲腹,這些動作都主要練到「腹直肌」
腹斜肌也就缺乏鍛鍊而虛弱

V字旋轉,才是主要練到腹斜肌
或是棒式的花式:登山式+交叉步
另外
其他有轉腰/側彎動作的訓練,都會部份練到腹斜肌
這些動作經常是綜合的訓練,難以獨立專練腹斜肌。
因為腹斜肌基本上是跟肩膀肌群/背肌/髖關節肌群成為一組協同肌在動作
(即筋膜理論的"旋線"/"側線")

所以在靜態生活的現代人來說,常見腹斜肌的不適,其實是鄰居問題的牽拖代償導致,而非腹斜肌本身的問題!
(上圖為"旋線")

* * *
土豆仁常教的腹斜肌訓練動作:

1.平躺:舉腿(直腿或屈膝)下半身旋轉 或 上半身旋轉,髖屈角度須視個人力量而定
2.側棒式/側躺:直腿轉髖

腹斜肌拉筋:急性受傷者勿做,注意須加深呼吸吐氣,勿憋氣
1.坐姿:下半身雙屁坐椅面固定,手拉扶手扭轉腰
2.側躺:上半身抓床邊固定,前擺腿/後擺腿+轉腰


腹直肌拉筋:瑜伽眼鏡蛇式,或站姿後仰,注意胸腰部曲線,勿做成仰頭而已


※瑜伽的輪式/弓式 也有拉到,但其實這兩個動作主要是拉肩關節/髖關節後伸!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土豆冷知識] 你ㄟ肌肉不是你ㄟ肌力


肌力  = 肌肉力量 = Muscle Strength 的翻譯

一般健身的邏輯是:肌肥大←→訓練量 有正向關係

但練最大肌力(極限重量)跟肌肥大所用的重量(較輕,刺激較少)卻不一樣!...為什麼?

難道說大肌肌 ≠ 大力?
~~~~是低~~~~就是這樣沒錯

常見外觀看來「肌肉量」一樣,「力量」卻不一樣
有的人就是跳不高,有的人瘦瘦卻能舉很重

這是因為肌肉產生的力量(force),並不全來自肌纖維(細胞)收縮
所以讓肌細胞增加,肌纖維肥大,只是對肌力做出"部份"的貢獻


肌力(產生動作或抗外力)的來源還有以下:

1.組織被動彈力
 例如原地彈跳,有蹲下的會比沒蹲跳得高
 這力量就來自於蹲下時,關節彎曲,會反方向拉長阿基里斯腱,髕骨肌腱,甚至臀大肌/背肌,以及屈趾肌,肌腱或肌肉拉長緊繃,都可以增加「彈性位能」

 再如彈額頭的遊戲,一定要往後扳!也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人體的肌肉/肌腱,跟橡皮筋一樣有彈性,拉長時,可以產生「彈力」
 一般來說肌肉沒有那麼緊(彈),而肌腱(大條筋)的彈力,較為關鍵。

一般來說彈性可經由訓練產生,離心收縮(肌肉用力卻拉長)的訓練法,
可製造更多組織彈力增生。

 另外也有個人體質因素,天生筋骨緊繃者,彈性往往較差。

2.協同肌與拮抗肌的幫忙:即所謂全身/肢體協調性
 用樓上的例子繼續:原地彈跳
 如果手跟著往上甩,就會比手不甩動跳得更高~
 這就是用上肢屈肌群做同方向(向上拉 vs. 向下蹬)的收縮,作為下肢的協同肌。

協調性可經由〔多關節動作〕協調訓練產生。
如深蹲/硬舉,就是對一般人相對困難的腰部以下協調性訓練!

 反例:如不會跳舞的人跳起來全身僵硬,就是協同肌不會動,拮抗肌卻同時緊繃(反方向收縮去抑制動作)造成。

3.運動神經的活性:
 指的是一條運動神經同時能徵召(放電指揮)的"肌纖維多寡",
 實際的情形就是:用同一條肌肉做同一個動作,每個人實際用到的肌纖維比例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能可以用到80%,有的人卻只能動到50%的肌纖維!
一般可由爆發力訓練增加神經活性,如重訓用1~5RM的大重量,或改成稍輕的快上慢下反覆(高重量離心運動,慢下時間儘量放慢放長),或改成更輕的大動作高速反覆。

還有充分熱身/或用外在刺激法,也能增加神經活性。

 另外中樞神經也可能反過來抑制週邊神經出力訊號!如各種腦部疾病:中風/腦傷......
 還有天氣寒冷,未熱身,分心不專注,精神疲勞恍惚不集中,也會減少運動神經的活性。

4.關節/筋膜等週邊組織的阻力
 關節柔軟度不佳者,筋膜緊繃者(多半有疲勞問題)會抵銷同部位肌肉的出力
 也減少第一點所說肌腱彈力的使用率(關節角度受限,導致肌腱無法拉長)
 一般常見肩關節角度不足,導致臥推出力不順,重量增加受限。
這樣說來,肌力訓練的同時,注重伸展運動,也是增加出力的一種方法喔!

 反例:關節過鬆,會導致地基搖晃,出力不順,出不到力。常見手腕拉傷,膝關節不穩,或腳踝扭傷後,雖然不痛,但持續造成運動障礙。


*另一個相似的詞是 "Muscle Power",稍有歧義
 有人說是肌肉的「功率」=  力x速度 = 一定時間內所能做的功
 也就是肌肉負重時能移動的速度,而非單純能舉多重。

以上
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職業競技運動選手,都不會像健美選手那麼大肌肉
因為他們更注重的是多面向的運動表現,而不是肌肥大!

經過以上解說可以了解,同樣大小的肌肉,競技運動選手所能發出的肌力(不管是strength或是power),可能還比健美選手多喔!

* * * *
健美過度追求線條,或是競技過度追求極限力量,都是一種失衡,容易產生疼痛不適
土豆仁建議:一般人運動為健康,還是均衡發展為上
建議做兩種以上互補的運動(力量 vs.柔軟, 上肢vs.下肢, 胸肌vs.背肌, 單向vs.變向, 有氧vs.無氧....)

不要單純追求「肌力」,也不要單純追求「柔軟度」
更何況,這兩種東西如上所述,是環環相扣的!

土豆仁常見重訓者關節卡住不適,瑜伽學員拉傷(局部過鬆無力)就是實際的失衡表現。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母親節特輯:顧小孩的注意事項


在此首先表示土豆仁對奶爸奶媽的敬意!

「媽媽」是土豆仁的大宗客源(雖然現在重視性平,奶爸比例還是少之又少)

大家的意見一致:顧小孩比養寵物難得多,需要24小時待命

小小孩主要在於作息跟大人不一樣,會有睡眠剝奪,還要抱上抱下
大小孩主要在於各種「需要」與「意外」,要十項全能,聰明的小孩教育困難!

這些問題,都會造成媽媽的身心遭受很大壓力

媽媽們來到土豆仁常見的問題如下:

1. 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小孩週歲前,特別是三個月前頸椎還沒硬,長期攜抱,拇指過度緊張,肌肉疲勞肌腱發炎造成。瓶餵母乳的媽媽也常見因擠奶工作繁重,導致媽媽手。常見合併手麻等神經壓迫症狀。較少數還有「網球肘」...多半跟清潔打掃工作有關。

2. 肩頸酸痛:餵母乳者是高危險群(親餵跟瓶餵都會)。跟小孩一起睡,要哄小孩/環繞小孩。導致奇怪睡姿者,也常見。小孩會走路前,使用背巾者/推嬰兒車者,都常見。常抱上抱下哄小孩者,可能會持續到小孩上幼稚園。常見肌筋膜炎/韌帶發炎/滑囊炎/肩夾擠症候群。有駝背/頭部前傾者,常合併上交叉症候群,頸因性頭痛與手麻。

3. 腰痛/背痛:懷孕後期/坐月子的產婦是大宗(㊣開始背重物)。抱/背小孩而不推車者常見因小孩年紀越大(越重),腰痛比例就越多。彎腰/蹲地上整理地板/嬰兒床者也常見。常見肌肉拉傷/韌帶發炎,少數有脊椎滑脫(產婦)。

4. 頸因性頭痛:合併以上的問題,或單純因為壓力大而肌肉緊張造成,頭部/後腦杓/頸椎肌肉過緊進而壓迫神經,症狀常被認為是偏頭痛。

土豆仁建議:

1.任何工作安排都以越輕鬆越好為原則:如用搖籃不抱比手抱好,側躺著抱比坐著抱好,坐著抱比站著抱好,站著後仰抱比低頭抱好...

2.善用各種輔具:減少出力:如束腹帶,手腕護套,餵奶枕,人體工學背巾,挑高推車,尿布台...

3.注重良好姿勢:原則是儘量脊椎直立跟手腕不彎。  低頭,彎腰駝背,歪一邊躺/站,手工作時手腕往後或往前折,都要避免。

4.要有排班分擔的喘息時間:任何勞動或運動,都需要休息時間,才能修復組織,避免過度疲勞帶來的組織損傷。缺乏家人/朋友支持的媽媽,是高危險群。

5.先準備好鍛鍊體魄:重量訓練:建議是孕前就要開始準備鍛鍊身體,提供帶小孩勞動的良好本錢。尤其本身之前早已有筋骨問題者,產後通常都會放大問題,務必提前解決。
孕期則須視個人狀況安排運動,請先洽詢您的主治醫師。
產後的訓練,須找幫手安排喘息時間,否則零碎時間只能做較單純的運動。

土豆仁對媽媽常教的運動:

1.脊椎局部調整運動:媽媽常見因負重或彎腰駝背而歪斜失衡。須依個別狀況設計運動,來調整脊椎至平衡的狀態。土豆仁通常並不做單純的核心肌力訓練。

2.上肢神經鬆弛/地基穩定運動:媽媽常見肩頸/上肢/手腕過度使用緊繃,導致神經壓迫手麻,也須依個別狀況設計伸展運動。另一方面則針對肩頸/肩胛骨部位做上肢地基的加強訓練。

3.手腕穩定度訓練:之前土豆仁做過很多手腕專題,可見以下連結:
人類的天生弱點 ---手腕/腳踝
手腕的健康必須,穩定度訓練,兼論核心肌群
健康小訣竅:不要用手腕發力!
健康小運動:手肘肌群伸展
健康小運動:前臂筋膜伸展與自我檢查
健康小運動:正中神經(肌群)伸展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土豆仁關鍵:支點與槓桿的平衡

今天從物理(基礎的力學原理):
來講到人體解剖學

支點所受壓力 =施力+抗力的合力,人體也是這樣保持平衡的

你才會穩定的動作,穩定的坐/站,而不會持續旋轉~

人體所有骨骼肌跟相連的關節動作,都適用槓桿原理

只是肌肉的槓桿,很多是用「滑輪」的形式出現,讓你不知不覺

肌肉就像會收縮(自體施力)的纜繩,帶動所附著的骨骼(就像砝碼),做出動作
抗力臂則是肢體的重量+外力的重量。

典型的例子:

上臂前側的小老鼠(肱二頭肌)對肘關節,就是施力跟抗力在同一側的速度槓桿;對肩關節,則是施力跟抗力在兩側的定滑輪式(二頭肌其中一頭跨過肱骨頭"結節間溝"[是定滑輪]連到肩胛骨)的速度槓桿。

上臂後側的肱三頭肌,則是施力跟抗力在同側的定滑輪式(肘突的"鷹嘴溝"是定滑輪)的速度槓桿;對肩關節,三頭之一的"長頭",是施力跟抗力在兩側的速度槓桿。
(★肱二頭肌跟三頭肌,都跨肩肘兩個關節,有兩種功能喔!)
手指肌肉群,則是施力跟抗力在同側的多組定滑輪式(手指節的"滑車韌帶"是定滑輪)省力槓桿

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就是動滑輪式(髕骨是動滑輪)的省力槓桿

脊椎前後的腹肌跟背肌群,就是在支點(脊椎)兩側的平衡槓桿

跟古典力學不熟的朋友們,看到這想必一陣霧水 :-D

沒關係
黃老師要說的是:
土豆仁的檢測與教學,關鍵的「體態平衡」原則
就是從槓桿原理而來。

古典力學的「考題」,都是把槓桿器材當成「完美剛體」,不會變形,沒有摩擦,可承受力量無限大(?),但人體不是如此


筋膜連結示意圖

人體的肌肉,包裹著筋膜,跟骨頭連接處,有很多韌帶,都跟其他組織(肌肉關節或皮膚)相連,有彈性(更精確的是說:"黏彈性",同時有可恢復的彈性部份,跟無彈性的組織形變),可能受傷沾粘...做為施力臂,其實有很多干擾因素。

人體的關節跟骨頭,四周也一樣跟很多肌肉/韌帶相連接,可能緊縮/鬆弛/變形/脫臼/歪斜/沾粘,作為支點 /力臂,也有很多干擾因素。

人體很多的"無原因"酸痛(其實是有原因的),除了受傷(發炎)與神經痛(外部刺激或發炎,或是中樞神經異常)都來自於這個槓桿力學失衡,導致組織內的力學受器受到刺激而發出神經訊號,就像我們站久了腳酸,蹲久了腳麻一樣。


平衡的人體力學,會讓組織的壓力儘量平均分佈,才能避免局部過度受壓而不適。
這包括了前後/上下/左右部位的平衡。


微觀來說:就是施力/抗力/支點的力學平衡。
土豆仁一般會依這樣的順序來看:

1.支點:多半是關節/韌帶/骨突/滑囊處,受力來自於施力點與抗力點,也就是物理治療一般所謂的「主動肌」與「拮抗肌」(內力)/姿勢/負重(外力)的平衡。所以,當一個關節處不適,要考慮的就是整個槓桿的平衡!而非單一關節問題。

最常見的:膝蓋痛 ---骨科都只會說練股四頭肌,但實際上,
 關節上下的力學,都要看是否有問題?

2.施力:(負責某動作的)主動肌以及相連接的肌腱/韌帶,是多數急性受傷的主角,也是多數人自我認知的受傷點。要注意的是,不只有抗力過大(負重拉傷)會造成施力點問題,支點的不穩定(人體並非剛體),也會造成施力點需要過度施力,來平衡支點的晃動。

例如股四頭肌拉傷:要考慮膝關節是否有受傷或力學不穩定的情形?

3.抗力:一般人只會想到外力(負重過重,拉力過強),但經常會忘記主動肌與拮抗肌的平衡(等於另一個抗力),就"肌動學"來說,就是動作肌穩定肌的平衡(等於另一個支點)。在土豆仁之前的許多文章,都有提到這個概念。

* * * *
黃老師的評估,調整,運動 都只是手段
這才是土豆仁的課程關鍵所在: ---知其然(症狀),更要知其所以然失衡所在


這是多數醫師/治療師,不會去探討的 ---只去解決症狀,當然不會解決問題
再高深的技術,再昂貴的藥品,都只是一時

※另外要幫健保體系下的醫師 喊冤:醫學院其實都學過,三高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等的問題,要從健康飲食跟運動著手(處理遠因),但現實的健保醫療,不允許醫師盯著病人運動跟飲食(沒有給付,要做白工),只有開藥,才有給付....所以造成現在的醫病亂象。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功能線/側線拉筋動作

今天來介紹一個簡單的小動作,但可以拉到很多肌群


步驟:(以拉左側為例)

1.側對牆面,交叉步站立:右前左後
 腳踩與牆面的距離,決定拉筋強度,可依個人情況調整

2.左手向上舉高至垂直貼耳角度,建議手背貼牆(可拉闊背肌上端)
 同時身體往左靠,讓身體左側貼牆
*手心或小指貼牆亦可,可拉到三角肌後束/三頭肌後束,但須注意肩夾擠發炎問題

3.保持左肩到左臀(髖骨大轉子)均貼緊牆壁,腳踩距離較遠可更壓緊
同時軀幹與肩關節同時向向上用力伸直,垂直往上到底
*要拉胸肌/腹肌者,可將肩胛/手臂往後壓在耳後位置
(★注意不是低頭,須保持頸椎直立)

4.右肩向後伸展,右手肘向後叉腰固定,保持軀幹與牆面上視呈90度,也可伸展右肩肌群

5.深呼吸到底,拉開左側胸腔

6.吐氣放鬆後反覆為之,建議約10下(30秒)以上

這個動作拉筋的對象,大致包括「解剖列車」理論的側線功能線」肌群
在向上伸直用力的過程,也能活化背肌與核心肌群~

將兩側拉筋感覺做比較,也是很好的平衡檢測動作


肩夾擠症候群患者,或肩關節/肩鎖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受傷不穩定者,做這動作需要小心勿勉強

這動作一直讓我想起約翰屈伏塔的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