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會望文生義,想說 「網球肘」就是打網球的才會得,
事實不然:土豆仁遇過的網球肘患者,九成都是手工工作者:包括文書工作(特別是蓋印章),打電腦,雕刻,廚師(翻鍋鏟),水電 (手鋸鑽孔鎖螺絲),編織(穿針),鼓手...。
網球員的網球肘發炎,都來自於反拍擊球動作,錯誤的使用手腕後伸(向手背出力),而非髖腰轉動(主要腿帶動腰出力,而非手出力。)網球比羽球重很多,並無法像羽球一樣用手腕掉球打反拍,超負荷使用就會造成手肘外側的手腕伸肌起點發炎(手腕伸肌分佈在整個小臂手背側)
那手工產生網球肘的原理?我們在做手工時,沒有手腕後伸的用力啊? 事實上是有的!請見以下分曉...首先,要講到足底筋膜的原理!
大家可以發現人的腳底是圓拱形(過平則約扁平足),凹進去的部份就是所謂足弓,足弓的形成,一方面是腳掌骨的形狀像砌石一樣連成「拱券」:
另一方面則依賴足底筋膜與肌肉的連結(因為腳不是黏在地上,而是懸空動作的),就像弓身與弓弦的連結一樣。
足底筋膜本身並不會收縮,肌肉才會,因此足底筋膜的角色比較像繩子 。上圖左的「轆轤理論」,就是說:腳趾背屈,可以將足底筋膜往拇趾球方向拉過去,導致足弓升高,就好像拉弓一樣,製造弓身緊繃張力,腳掌從柔軟變硬,可以增加我們腳底推進的能力。 *圖右是落地彈簧理論,許多跑步技術會講到這部份,今日略過。
(跳躍衝刺都可以看到這個墊腳尖動作)
(from https://www.olympic.org/news/korean-archers-suggest-further-dominance-at-tokyo-2020-test-event)
而掌趾關節跟足底筋膜滑動這個動作就像從古井汲水的"轆轤"(定滑輪)跟井索一樣,可以拉動繩索,把水吊上來,故名之。
而當手指在抓握時,也有一樣的轆轤原理!
(adapt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nodesis_grasp)
手腕背屈時,手指抓握較有力;
手腕掌屈時,手指抓握較無力!趕快拿桌上的水杯試試~
這原理就在於---手腕背屈時,腕伸肌收縮,可以如同手柄帶動轆轤,拉長手指屈肌的手腕部份,製造指屈肌的被動肌腱張力,可以讓手指屈肌收縮力更強,同時因為兩側肌群共同收縮,也讓手腕關節固定在背屈角度,提供更穩定的出力地基~如同踏步所需的足弓一樣。
反過來,手腕掌屈時,手腕柔軟晃動,指屈肌肌腱也沒有被動張力,握力會明顯變弱!
(難得見的轆轤古井 from http://blog.udn.com/cds1125/3852828)
汲水動作是人力向下拉,透過轆轤轉變方向,將水桶往上拉
手腕轆轤各個部件,跟足弓轆轤對照如下:
汲水人:腕伸肌vs. 腳趾伸肌
轆轤:腕關節 vs. 掌趾關節
井繩:指屈肌肌腱 vs. 足底筋膜
水桶:手抓之物品 vs. 地面反作用力
* * * *
因此,你手指抓的越用力,手腕伸肌所需的出力需求也越大,才能拉緊指屈肌腱,穩定手腕關節(如同踏步推進時的足弓地基),長期過度使用下,手腕伸肌也就容易疲勞受不了,容易產生起點發炎疼痛 ---所謂的「網球肘」
* * * *
這就是為何那多文書工作者會「網球肘」手肘外側痛的原因!
醫師不會跟你講的土豆仁建議調整法:
*土豆仁不從解決疼痛發炎去看失衡,看完這篇這麼多字應該了解吧!
1.(捏)握力肌力訓練:指屈肌越強,越不需要手腕轆轤機制輔助。
捏小東西所用的肌群不同,須另外針對深層指屈肌訓練。
2. 手腕支撐:護腕,滑鼠手腕墊,或靠桌邊,或另一手幫忙抓住手腕(某些狀況 ),增加手腕穩定度,就可減少腕伸肌負擔
3. 適當間隔休息,伸展運動: 工作步調放緩,給肌肉恢復的機會,不要持續操到發炎。(很多職場是做不到的......無解)
4.換一個好的工具:好握的人體工學筆/滑鼠/螺絲起子/鍋鏟把手,都有降低抓握力負擔的好處。老話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肩關節穩定度訓練:肩關節不穩(失衡)是網球肘患者常見的合併問題!更遠的地基不穩,會造成多餘的手部晃動,會更增加手肘負擔。說實在沒有醫師會講這個問題,但這是土豆仁常見到的根源問題 ---別人不會網球肘,為何只有你會?
------ 器材就跟男女朋友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的,所以抱歉土豆仁無法推薦給每個都獨特的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