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每週連載] 頸椎旋轉活化

轉不過去,轉一邊脖子會痛,是很多人的困擾。

因慣用手或工作座位的緣故,多數人頸椎都會有一邊較鬆弛一邊較緊(但還是轉得過去),但不應頭痛,頸痛或背痛。若有骨性受限,很常見是(未發覺的)脊椎側彎或骨刺造成,同樣會觀察到長期的失衡姿勢。

一般大仁哥都將頸椎功能分為上下兩部分來討論,頸椎七節加上頭骨下緣的枕骨關節,一共有七個關節介面,大仁哥將頸椎第一到第四節(第三四之間椎間盤關節)稱為「上(半)頸椎」,第五到第七節稱為「下頸椎」 ,兩者有不同方向的關節面,上頸椎做後仰與左右旋轉動作為主,下頸椎則以低頭與側彎為主。上下頸椎加起來,左右各可轉動80度左右。

(頸椎動作的兩大軸心 from https://musculoskeletalkey.com/biomechanical-principles-of-the-spine-and-joints/)

頸椎的問題除了與上頸椎枕骨肌群與頭部筋膜連動,較常見的落枕部位則是下頸椎 ---"頸肩交界處。" 除了少數的枕骨肌群/深層屈肌群/頭夾肌/頸(半)棘肌之外,

多數的頸椎動作來自胸椎/肋骨/鎖骨/肩胛骨上出發的肌肉,而不是單靠頸椎獨善其身出力。也就如下圖的上交叉症候群示意圖 ---頸椎是與下方地基連動的

所以諸如駝背,圓肩,脊椎側彎,高低肩,膏肓痛,甚至五十肩,幾乎都會影響到頸椎。一個可能是背部僵硬導致頸椎肌肉受限,另外一種發展則是背部前彎僵硬,但頸椎過度後折代償,兩者都會卡住頸椎。

最常見出問題的是提肩胛肌(如下圖紅色肌肉: 肩胛骨上角連到頸椎側面),另外還有胸鎖乳突肌(耳後到胸鎖骨),斜角肌,斜方肌,頸夾肌,胸(半)棘肌,多裂肌,小菱形肌,後上鋸肌等,這些都是胸椎上背部區域的肌肉。








所以今天的旋轉活化運動,首先要拉開上背部,再來轉動頸椎。這個動作有助於需要轉頭動作運動順暢,如:球類、捷式游泳、射箭、武術、攀岩、單車..。



但多數運動與平時工作,土豆仁都是不建議歪頭/轉頭來做的(如常見的划手機/看螢幕/寫字/夾電話),因為除了對頸部小小肌肉們負擔很大,容易受傷之外,也容易連帶造成全身歪斜失衡。

步驟:(以活化轉左為例)
1.坐姿,前靠適當高度桌緣,要能身體前傾+雙手臂分開90度以上,伸直撐住桌緣固定

2.雙手保持伸直,軀幹左轉,右肩下壓到底,相對左肩胛向後凸出,藉此繃緊上背部

3.頭頸向左轉到底,因關節接面角度,頸椎最大旋轉會合併後仰動作,注意動作放慢以免拉傷,注意勿低頭或刻意後仰(反而會卡住)

4.到底後放鬆回到1. 中間,反覆約10~15下,勿做過多以免拉傷

~祝大家都能柔亮順暢 ~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每周連載] 肩胛骨下方肌群活化

肩胛骨下方(中背部外側)是土豆仁常見出問題的位置。但一般醫療或健身領域都很少注意到它。但它其實是很重要的承上啟下結構,負責上肢肩關節的地基穩定,也跟腰椎骨盆合作,維持核心的平衡完整。但因為該部位通常動作不大,所以因為不動不痛,就很少發現它的問題。以下圖為例,右肩的萎縮不穩定,一般症狀表現是肩痛+無力,但同時也可以看到肩胛下方的肌肉線條異常(跟左背比起來)。
如果就西醫的作法,多半都只處理到肩胛骨上的明顯萎縮肌群 ---旋轉肌, 斜方肌, 三角肌 ...但就土豆仁的觀點,要先處理的卻是胸腰椎與背部肌群。

如上圖紅色區域就是要活化的肩胛下方的肌群:闊背肌(左), 深層肌群(右): 後鋸肌, 肋間肌, 前鋸肌, 大圓肌。

如下圖肌筋膜「功能線」:由於筋膜路線的X形走向,這部位經常與對側的臀肌/腿後肌/腹肌/同側的胸肌,呈現整組的失衡。


所以失衡者的症狀除了舉肩疼痛之外,腰薦(尻川頭)或髖骨疼痛也是常見的對應症狀。於是看西醫常見反覆發作,但只治痛點就是治不好,因為實際的失衡點是在背部
(核心中軸的失衡)
(上圖可見上肢與背部的肌肉連結)


一般背肌常見以下拉法:闊背肌伸展大全

今天則著重在背部與肩胛(肩膀)的連結肌群活化,對肩關節症狀者較有幫助!因闊背肌是很大片的肌肉,上半部與下半部的肌纖維,其實連結的地方並不相同(胸肋筋膜>腰椎>腰薦筋膜>骨盆)。

(以拉右背為例)步驟如下:
1.坐姿,維持腰椎骨盆穩定。雙手背後腦杓(āu-khok)固定,雙手肘向外打開
※一開始可能會有單側緊繃較低打不開的現象,不用勉強拉。

2.右手肘向外+向上拉到最底,同時配合軀幹往右旋轉+往左側彎

3.伸展到底後深呼吸,將肋骨與肩胛撐開,達到最大肌群活化效果。

4.吐氣後回到1. ,反覆15~20下
※注意慢行,動作太快則無法確實拉到底活化肌群,也容易產生換氣過度,越做越喘(越緊繃)

祝大家都有平衡的尻脊骿(kha-chiah-phiaⁿ)!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每週連載] 媽媽手筋膜力量活化

媽媽手 網球肘,都與腕力不足有關,力量不足,導致施力集中到單一的大拇指肌腱(即媽媽手),或手肘肌腱(網球肘),才產生發炎。 

工作或運動需求擺在眼前,但腕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增加(通常進步要以「月」計算),所以土豆仁一般對這類需要,都是從手臂「肌筋膜線」的角度來協助,就是以下這張圖:

如圖手臂有四條筋膜線:淺前臂線,深前臂線,深背臂線,淺背臂線。

同一條線上的肌群互相而言,是做同方向動作的「協同肌」(肌動學術語)

所以當一條線上的某一塊肌肉出問題,整個力學動作線就會被中斷,導致同條線上的其他肌肉代償問題點去出力,也容易因過度代償而產生續發性的二次傷害。
對於手腕或手肘問題,通常土豆仁的做法是:訓練同一條線上較近端(靠近心臟/核心)的肌肉,因為近端肌肉通常較大,可負擔的力量較大,也較不容易出現二次傷害。
另一個方向則是:活化深層筋膜線。因深層筋膜主要作為「穩定肌」(同樣是肌動學術語),多數人是緊繃的,力量並不大。在淺層手傷時,就會需要更多深層肌肉的協助,增加穩定度,以分擔淺層的動作出力。

一般媽媽手 網球肘 都是淺背臂線的問題,以右側為例,活化動作如下:


1.向左側躺(左下右上),頭稍往左轉看左側,右手臂打直舉高,垂直往天花板。 
※注意頭勿轉右側,以免出到頸椎力量代償

2.右手虛握,右手腕往手心屈曲+手掌往小指側旋轉到底
※此動作為刺激淺背臂線終點,注意手指勿過度握緊,以免只練到指力而已

3.保持手腕角度+肩胛骨往上天花板方向,延伸右手到最高
※注意正常呼吸,往上時吸氣,放鬆時再吐氣

4.到最高點後放鬆右肩胛,讓右臂下沉(往軀幹/床面方向,注意非向前或向後)
※注意觀察黃老師制服背部皺摺,即為肩胛骨肌筋膜放鬆的位置

5.反覆約20~30下
※若肌力不足手太酸,4.可手放下置大腿側面休息片刻再反覆1.舉起,以免產生不正確動作
(芭蕾的第五與第七手位伸展就是淺背臂線的動作喔)

深背臂線的部份則可參考之前連載:深背臂線活化

(深+淺一齊出力[*伸到身後]就成美少女戰士變身了)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常見的失衡:站立時總是一腳內翻,只踩到小趾,要刻意壓大拇趾才踩得平。

今天來聊個土豆仁常聽到的描述:站立時有一腳總是踩不平,只踩到小趾,要刻意膝蓋往內用力壓大拇趾往下才能踩得平。(即卡在下圖右的"inversion"=足內翻動作)

一般會有這種描述的學員,他的腳都沒有受傷(因傷不適者都會說:因腳底痛才會踩歪的)
但為何會不由自主踩這個姿勢?
就土豆仁的經驗:這種腳底的不自主收縮,都是為了代償軀幹兩側的失衡:一大類是長短腳,另一大類則是脊椎側彎。兩者多半都是功能性失衡(後天/假性)造成的,而非真的骨頭長短,所以學員都是在過去的某一天"突然發現"這個現象,因為以前其實並無此失衡代償現象。

如下圖的例子:當骨盆往右旋轉時,人體的平衡系統會讓右大腿往內(左)旋轉,以避免斜斜的站導致視線歪斜(極少數人則是讓身體歪+歪頭,如斜視者)。同時小腿與腳掌會為了避免過度內八,而往外側偏移,於是就造成足內翻的不自主動作。
如果是腳底受傷,那發生順序就會倒過來,從閃痛點的足內翻動作,往上影響到骨盆甚至脊椎歪斜。


功能性脊椎側彎的現象,多半起於固定的歪斜姿勢(現代常見划手機/打電腦),造成兩側肌肉失衡,緊繃的一邊在休息或站起時仍無法放鬆拉長,導致脊椎產生假性側彎的弧度,進而帶動骨盆一高一低(如下圖),最後結果就是抬高的那側,下肢被往上拉(重心偏左腳),看起來好像右腳比較短!(如下圖右腳跟踩不到地)

在沒意識到軀幹骨盆歪斜時,人體就會自動的將右腳內翻,讓右腳掌稍微變高,以補償拉高的右下肢。各位現在就可以試看看,腳內翻就會讓該腳變長喔~~
因此:遇到這類問題,黃老師都是往上找原因,而不看腳。但苦主則經常煩惱於往外扭轉的膝蓋腳底,因為異常歪斜的動作而發炎酸痛,並不會察覺到:真正的兇手不是腳。

*當然膝蓋與腳底的不適仍然要處理,按摩/熱敷/消炎藥/肌肉鬆弛劑,都可能需要。但發覺失衡才是土豆仁目的。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每週連載] 側腹活化運動:扭轉捲腹

(Ext/int. oblique即為腹外斜/腹內斜肌)
側腹肌是土豆仁常見的失衡位置,多半斜對面 的背肌一齊一組
呈現單側腹肌無力+對面背肌代償緊張的現象。
經常伴隨骨盆歪斜/高低肩的失衡。
除了「側棒式」之外,練側腹肌常用「爬山式捲腹」的方式 (以前是扭轉肘碰膝仰臥起坐,但較危險,目前不推薦)

但除非伴隨同側肩頸部或髖部肌群無力,否則土豆仁不會用以上方式 ,因為這兩個動作都同時有頸肩與髖部動作,腹肌無力者經常會練成脖子痛或腳酸,而非練到腹肌!

土豆仁對側腹肌的調整,通常第一階段是教以下的活化動作:
步驟:
1. 仰躺,雙下肢屈曲懸空併攏,大腿垂直床面。

2. 雙手護住耳旁,注意固定頭手,不要用力夾手肘或讓頭部懸空出力。

3.雙下肢併攏成一單位一起動作,雙膝同時向左上/右上移動,腹肌收緊帶動骨盆旋轉,大腿內縮靠近腹部,在上半身不旋轉的狀態下,骨盆轉到底即可復位不用停留。注意兩側平衡,需加強吃力/角度較少側。
※注意雙膝儘量併攏,不要有雙膝越打越開動作。
※注意保持正常呼吸,一般是腹肌收縮時(大腿內縮)吐氣,回到原位時吸氣。

4.力量足夠者,可將大腿縮到最底接觸小腹,動作時尾椎離開床面(骨盆離地),兩側反覆約15~20下,觀察兩側差異。
(有些人會如上圖用手撐來帶動骨盆捲腹,是錯誤的方式,這樣只有練到肩伸肌)

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談平衡的重要vs.與失衡的原因

土豆仁對處理筋骨問題,基礎的邏輯是:失衡
但當今不管是西醫或中醫體系,並沒有筋骨平衡的觀念。
西醫的平衡觀點多在一個"器官系統"的正常運作狀態,如:神經系統 消化系統 運動系統...
包含各種拮抗的器官功能,諸如: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腸道的消化與再吸收,各種內分泌賀爾蒙的平衡...
其實中醫也是一樣的觀念,只是從實際的器官換成臟腑經絡,氣血運行。

但兩者都不強調筋骨的失衡。接近的觀念只有物理治療的"肌動學"概念:主動肌/拮抗肌。但物理治療的觀點多還是侷限在局部關節,較少全身體態的考量。但黃老師經過將近十年的臨床經驗後,發現物理治療觀點的侷限性,才轉換方向,從事全身體態平衡的調整。

西醫往往覺得體態不平衡是正常現象(或說「正常範圍」),一般人其實鮮少有完全對稱的體態,輕微的側彎 駝背 高低肩,其實比比皆是,而多數人的能力都能夠適應輕微的歪斜而無症狀。但就黃老師的多年經驗,這些輕微的失衡,就算現在不出問題,之後都是未來問題的遠因!(病母) 
這種失衡用西醫的專有名詞來講,就是「亞健康狀態」或是「疾病前期」
因為多數人就像比薩斜塔一樣,失衡或生活習慣/工作造成的歪斜,都是固定的方向,不會輕易改變。
既然可以預測未來發展惡化的方向,為何不事先發覺,提前預防處理?
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
(多數人坐姿也是固定歪某一邊,不會改變)
症狀的發生也是固定的位置或模式,重心偏移之後,只會越來越歪,而不會越來越正。久而久之,當你疲勞/受傷/或長久的應力累積到一個程度之後,筋骨組織終會有受不了而出現症狀的一天。

一般的骨科或復健科,黃老師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只看眼前症狀而不管原因。因此就常出現以下的劇情:

1.先吃藥,沒效就打針,打針沒效就再打一針,這家打沒效再換另外一家打!

2.復健一直做,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才會好。

3.醫師說要休息,但不知道要休多久? 我還想回去運動/工作啊。

以上的現象關鍵都在於:醫師沒有推敲並且跟你講解致病原因,所以原因不除的狀況下,只有不停地給藥,或都不動以藉此避免「未知的病因。」因此多數的西醫並不會讓你健康,只是暫時性的解決疼痛發炎而已,下次又很容易再復發。

這其實也是健保財務為何永遠不會平衡的根本原因:鼓勵民眾看病,但完全不教民眾如何預防或遠離疾病,所以就會有永遠看不完的門診,還有逐年累積越來越多的疾病,因為民眾的健康知能並不足以讓他們趨吉避凶。
沒有花時間精力做個人衛生教育的經費與強制健康檢查,最後就是節節上漲的健保支出(補不完的破網)與調漲健保費需求 ---健保其實沒有讓你變得更健康

* * *
接下來就講到土豆仁常見的失衡原因。

黃老師常會聽到學員說:我歪很久了,痛很多年了。
通常黃老師都會問說:「是從小學就開始痛到現在嗎?」當然多數的答案都不是,只是太多年導致當初失衡的原因日漸模糊,特別是多處求醫者,幾乎都會只記得醫師說的診斷,而忘記了自己是為什麼開始痛!

一般黃老師都是從印象中的第一次不適開始問,通常可指出是某一年的某個月,但原因經常未知,另外就是:痛點跟現在通常都不一樣!

接下來藉由症狀的發展,通常可以漸漸釐清歪斜原因。可能有幾種情況如下:

1. 當初一點點不適,後來痛點往週邊擴散
→痛點有受傷者即傷勢未癒+帶傷運動導致傷勢擴大。
→無受傷者多半為固定的姿勢不變造成比薩斜塔,通常現在也可觀察到一樣的失衡習慣不變。
→多半有固定的不良習慣,忍痛耐痛忽略疼痛+每天自主去刺激痛點 造成越來越嚴重。患者常會有「越痛越要痛的迷思」
請參考:十大運動迷思

內科問題:血管(心臟病、血栓淋巴阻塞、靜脈曲張、或肝膽胃腸泌尿系統病)或腫瘤長大也是可能的原因

2. 當初的不適感,反反覆覆,有時自己好,現在又復發,雖嚴重但就醫後會痊癒
→常見於非結構損傷,過度使用/疲勞,通常細問可發現疼痛與固定的工作/娛樂/家事習慣有關,症狀在大量工作後發生。
→經常基礎有輕度的核心或長短腳等結構歪斜,平時肌力可應付,疲勞時身體就無法應付。

3. 症狀反覆,就醫後會好,但每次復發一次比一次嚴重
→通常有傷勢但醫療有效,但致傷的病因未除,才會一直復發,即1.與2.的綜合。

4. 症狀多變,有多個不適點輪流發生
→有整體失衡,並有自我代償去減少痛點的現象,會導致筋骨壓力點轉移,進而導致症狀發生點經常變化,但通常有固定的幾個點,還有固定的變化模式,因失衡通常是固定的方向,不會輕易變化。
→經常有持續的舊傷,但卻是無聲的加害者不會疼痛,因此一直沒有找到失衡原因。後來發生的症狀都來自於代償功能所需要過度使用(出力或拉扯),是有個遠因的關聯續發性事件而非分開的問題。

5. 症狀在就醫或後續新傷後變化,之前則固定不變
→因外力而改變原本失衡狀態,為外力與自我代償的交融結果。

6. 經常受傷: 不適點一個一個增加 而非輪流痛
→因傷導致失衡,傷勢疊加導致失衡更加嚴重,通常有粗重工作或超限運動的習慣,平時活動就遊走在受傷邊緣。
→需要解決傷勢後,加強筋骨活化與關節穩定度訓練。

7. 明確只有做某件事的時候有不適感
→有「無聲的加害者」,無症狀的舊傷產生失衡,只有某角度動到它才有感覺。
→運動技巧錯誤或人體工學不良導致,通常需要實拍影片或照片來釐清,患者本身通常因長久習慣了,而對錯誤的動作不知不覺。

8. 持續不適感,自己發現只要做某個動作就可自我舒緩
→有固定的較明顯失衡,但較偏局部而非全身性失衡。
→當換新工作或新家具車輛等設備改變,姿勢跟著改變時容易產生更嚴重的失衡發作。

9. 勞累時才有不適感
→有輕度失衡,但平時可應付,只在肌肉疲勞力量下降時才會讓身體更歪而產生症狀。
→運動員密集訓練往上挑戰時常見。

10. 固定的不適點,持續沒有變化
→較局部失衡,常見肌筋膜炎而無結構傷勢。
→通常較靜態生活,缺乏運動

11.不固定的異常感,偶爾發生
→同9.,其實是7.的狀態:某動作導致失衡加重,但無舊傷。通常抽絲剝繭後可發現雖然發生的事件不同,但其實都是固定的某動作角度會引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