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仁對處理筋骨問題,基礎的邏輯是:失衡
但當今不管是西醫或中醫體系,並沒有筋骨平衡的觀念。
西醫的平衡觀點多在一個"
器官系統"的正常運作狀態,如:神經系統 消化系統 運動系統...
包含各種拮抗的器官功能,諸如: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腸道的消化與再吸收,各種內分泌賀爾蒙的平衡...
其實中醫也是一樣的觀念,只是從實際的器官換成臟腑經絡,氣血運行。
但兩者都不強調筋骨的失衡。接近的觀念只有物理治療的"肌動學"概念:主動肌/拮抗肌。但物理治療的觀點多還是侷限在局部關節,較少全身體態的考量。但黃老師經過將近十年的臨床經驗後,發現物理治療觀點的侷限性,才轉換方向,從事全身體態平衡的調整。
西醫往往覺得體態不平衡是正常現象(或說「正常範圍」),一般人其實鮮少有完全對稱的體態,輕微的側彎 駝背 高低肩,其實比比皆是,而多數人的能力都能夠適應輕微的歪斜而無症狀。但就黃老師的多年經驗,這些輕微的失衡,就算現在不出問題,之後都是未來問題的遠因!(病母)
這種失衡用西醫的專有名詞來講,就是「亞健康狀態」或是「疾病前期」
因為多數人就像比薩斜塔一樣,失衡或生活習慣/工作造成的歪斜,都是固定的方向,不會輕易改變。
既然可以預測未來發展惡化的方向,為何不事先發覺,提前預防處理?
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
(多數人坐姿也是固定歪某一邊,不會改變) 症狀的發生也是固定的位置或模式,重心偏移之後,只會越來越歪,而不會越來越正。久而久之,當你疲勞/受傷/或長久的應力累積到一個程度之後,筋骨組織終會有受不了而出現症狀的一天。
一般的骨科或復健科,黃老師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只看眼前症狀而不管原因。因此就常出現以下的劇情:
1.先吃藥,沒效就打針,打針沒效就再打一針,這家打沒效再換另外一家打!
2.復健一直做,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才會好。
3.醫師說要休息,但不知道要休多久? 我還想回去運動/工作啊。
以上的現象關鍵都在於:醫師沒有推敲並且跟你講解致病原因,所以原因不除的狀況下,只有不停地給藥,或都不動以藉此避免「未知的病因。」因此多數的西醫並不會讓你更健康,只是暫時性的解決疼痛發炎而已,下次又很容易再復發。
這其實也是健保財務為何永遠不會平衡的根本原因:鼓勵民眾看病,但完全不教民眾如何預防或遠離疾病,所以就會有永遠看不完的門診,還有逐年累積越來越多的疾病,因為民眾的健康知能並不足以讓他們趨吉避凶。
沒有花時間精力做個人衛生教育的經費與強制健康檢查,最後就是節節上漲的健保支出(補不完的破網)與調漲健保費需求 ---健保其實沒有讓你變得更健康。
* * *
接下來就講到土豆仁常見的失衡原因。
黃老師常會聽到學員說:我歪很久了,痛很多年了。
通常黃老師都會問說:「是從小學就開始痛到現在嗎?」當然多數的答案都不是,只是太多年導致當初失衡的原因日漸模糊,特別是多處求醫者,幾乎都會只記得醫師說的診斷,而忘記了自己是為什麼開始痛!
一般黃老師都是從印象中的第一次不適開始問,通常可指出是某一年的某個月,但原因經常未知,另外就是:痛點跟現在通常都不一樣!
接下來藉由症狀的發展,通常可以漸漸釐清歪斜原因。可能有幾種情況如下:
1. 當初一點點不適,後來痛點往週邊擴散
→痛點有受傷者即傷勢未癒+帶傷運動導致傷勢擴大。
→無受傷者多半為固定的姿勢不變造成比薩斜塔,通常現在也可觀察到一樣的失衡習慣不變。
→多半有固定的不良習慣,忍痛耐痛忽略疼痛+每天自主去刺激痛點 造成越來越嚴重。患者常會有「越痛越要痛的迷思」
→內科問題:血管(心臟病、血栓淋巴阻塞、靜脈曲張、或肝膽胃腸泌尿系統病)或腫瘤長大也是可能的原因
2. 當初的不適感,反反覆覆,有時自己好,現在又復發,雖嚴重但就醫後會痊癒
→常見於非結構損傷,過度使用/疲勞,通常細問可發現疼痛與固定的工作/娛樂/家事習慣有關,症狀在大量工作後發生。
→經常基礎有輕度的核心或長短腳等結構歪斜,平時肌力可應付,疲勞時身體就無法應付。
3. 症狀反覆,就醫後會好,但每次復發一次比一次嚴重
→通常有傷勢但醫療有效,但致傷的病因未除,才會一直復發,即1.與2.的綜合。
4. 症狀多變,有多個不適點輪流發生
→有整體失衡,並有自我代償去減少痛點的現象,會導致筋骨壓力點轉移,進而導致症狀發生點經常變化,但通常有固定的幾個點,還有固定的變化模式,因失衡通常是固定的方向,不會輕易變化。
→經常有持續的舊傷,但卻是無聲的加害者不會疼痛,因此一直沒有找到失衡原因。後來發生的症狀都來自於代償功能所需要過度使用(出力或拉扯),是有個遠因的關聯續發性事件而非分開的問題。
5. 症狀在就醫或後續新傷後變化,之前則固定不變
→因外力而改變原本失衡狀態,為外力與自我代償的交融結果。
6. 經常受傷: 不適點一個一個增加 而非輪流痛
→因傷導致失衡,傷勢疊加導致失衡更加嚴重,通常有粗重工作或超限運動的習慣,平時活動就遊走在受傷邊緣。
→需要解決傷勢後,加強筋骨活化與關節穩定度訓練。
7. 明確只有做某件事的時候有不適感
→有「無聲的加害者」,無症狀的舊傷產生失衡,只有某角度動到它才有感覺。
→運動技巧錯誤或人體工學不良導致,通常需要實拍影片或照片來釐清,患者本身通常因長久習慣了,而對錯誤的動作不知不覺。
8. 持續不適感,自己發現只要做某個動作就可自我舒緩
→有固定的較明顯失衡,但較偏局部而非全身性失衡。
→當換新工作或新家具車輛等設備改變,姿勢跟著改變時容易產生更嚴重的失衡發作。
9. 勞累時才有不適感
→有輕度失衡,但平時可應付,只在肌肉疲勞力量下降時才會讓身體更歪而產生症狀。
→運動員密集訓練往上挑戰時常見。
10. 固定的不適點,持續沒有變化
→較局部失衡,常見肌筋膜炎而無結構傷勢。
→通常較靜態生活,缺乏運動
11.不固定的異常感,偶爾發生
→同9.,其實是7.的狀態:某動作導致失衡加重,但無舊傷。通常抽絲剝繭後可發現雖然發生的事件不同,但其實都是固定的某動作角度會引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