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右肩就是所謂的「翼狀肩胛」,左肩胛則是正常位置
多數時候,當手臂做出各方向運動時,肩胛骨應該是配合肩膀位置,貼在上背肋骨上做弧形的滑動,而不應該跟肋骨分離,這樣才能提供上肢動作穩定的地基。比如上圖推牆的動作,肩胛骨應該貼著肋骨圓弧,往前往外側前進,讓肩膀往前縮,才能推動牆壁。
(肩胛骨背側附著肌群)
當肩胛骨週邊肌群失衡時,就可能產生翼狀肩胛。
(前鋸肌的骨骼圖與外表照片,一般人體脂高是看不到的)
一般教科書上最常講到的成因是"前鋸肌"無力(失能),像置頂圖可能就是神經損傷引起的前鋸肌麻痺造成。不過土豆仁最常看到的翼狀肩胛成因,其實跟脊椎有關!
(有發現上圖輕微的脊椎側彎嗎?)
如脊椎側彎,經常因為肋骨會跟著脊椎歪凸,造成單側的翼狀肩胛(須整體改善側彎),一些輕微側彎的患者會有的現象是:常注意到穿衣時肩膀突出或肋骨凸出,卻沒有發現自己是脊椎側彎!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肩頸的失衡:上交叉症候群(可能表現為:猿人頸/上胸駝背/圓肩)
上交叉症候群會導致:
後側中背部肌群(多數都連到肩胛骨)虛弱拉長緊繃(前鋸肌,菱形肌,下斜方肌)
後側中背部肌群(多數都連到肩胛骨)虛弱拉長緊繃(前鋸肌,菱形肌,下斜方肌)
前側胸肌長期用力縮短緊繃(胸大肌,還有影響更大的胸小肌)。
這一後一前的肌肉失衡,有的人表現出來是圓肩(肩胛骨往前縮),
有的人則是翼狀肩胛:肩胛骨前側往前內夾的同時,後側因肌肉虛弱,內緣外擴凸出!
*這兩個也可能同時發生,有的翼狀肩胛是動態才出現,放鬆時卻能貼住胸廓。
翼狀肩胛除了美觀上的問題之外(其實也有人追求肩胛骨凸出的審美觀@@),主要的問題是:地基不穩,很容易導致旁邊肩關節或頸椎的用力代償或過度凹折,進而導致發炎酸痛。此時患者都會說肩痛頸痛,而不會注意到翼狀肩胛的地基失衡!
今天來介紹土豆仁對翼狀肩胛的肌群活化運動:
以下以雙肩為例,若是單肩問題則改成一手固定不動,只對側動作。
(單側通常須要處理脊椎側彎)
步驟:
1.選擇站姿或坐姿:依核心穩定度與脊椎側彎狀態來選擇,找能做得漂亮的姿勢。
2.選擇適當長度的彈力帶(橡皮筋,甚至大浴巾也可以,影片用彈簧做示範),雙手握住兩端,伸直水平外展約45度,注意勿聳肩!
3.雙臂伸直向外向前45度相對互拉。注意向外與向前都要兼顧,不可只向外而造成肩胛後縮/後夾,或只向前造成肩胛前凸。
4.感覺肩膀後側與肩胛內側出力感。出到適當拉力能動到肩胛骨即可,不用太大力,注意勿出到脖子或肩膀上方的力(那表示聳肩代償!)
5.拉開的角度以能維持不產生翼狀肩胛為準,停留一會兒感覺肩胛骨平貼位置。
※圓肩或胸肌緊繃者,通常能做的角度會較小。
6.慢慢放鬆回到2.,反覆約15下。肩胛控制不佳者,建議指導或看雙面鏡每3下漸進調整x5組。若水平可作得完美,之後可進階加重量或變換關節角度。
※影片29秒後示範錯誤動作:聳肩,脖子代償,往外不往前,甚至屈肘導致肩胛後夾,單側聳肩,最後一下再回到正確動作。
(上圖的彈力帶胸肌伸展,直臂只往外而沒有往前45度,也是錯誤動作)
這動作有點像健身常做的啞鈴飛鳥,但土豆仁強調是雙臂固定,練習肩胛控制而非練大三角肌喔!(啞鈴飛鳥容許肩胛後縮,還有屈肘肩膀後轉下壓,那都不是土豆仁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