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6/9~6/11公休三日無接受預約,請見諒!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手腕掌心鬆動運動

 


  腕隧道症候群(=手腕掌心處發生正中神經壓迫,導致手麻手痛,患者常會甩手或泡熱水/冰水才能緩解)是很常見的疾病,但一般西醫多半只看到發炎的部份(橫韌帶,屈指肌腱等),選擇消炎藥,或甚至手術切開放鬆神經,而沒有處理整體失衡。

  就土豆仁常見的情況看來,多數腕隧道患者有手指屈肌發達+手指手腕伸肌(負責伸直的肌肉)虛弱的失衡。導致使手尾力的工作,長期全用細細的屈指肌來負擔,最後導致受不了而發炎。

  另外常見的失衡則是肩膀/核心虛弱,而小手臂肌群發達 =明明可以用整隻手臂按下/舉高,但習慣只舉了半截手臂在出力。常見的打電腦,用滑鼠,蓋印章,畫圖,寫毛筆,金工,木工,水電,到廚師,烘焙,都有一樣的現象,有些人的肩膀上臂是不會動的,進而導致手肘以下過度使用。

※當然也有相反失衡:過度使用肩膀,導致聳肩,開肘,手肘外翻,上臂前伸,導致肩頸酸痛或發炎,這類就不會有手麻問題,而多反應在肩頸或手肘上下酸痛。

* * * *

  來看手臂的肌筋膜線分佈,可以發現是從脊椎開始到手指末端的整條動力鍊,我們需要練習讓他所有的肌群,上下深淺都平均出力,而不是單用某一條肌肉在用力。(腕隧道者常見單用屈指肌,肩頸酸痛者常只用肩膀)



  今天就針對屈指肌過度發達緊繃者,來做手腕手掌心鬆動的運動(若有肩膀核心失衡則須另外考慮),有助於促進肌肉平衡,減少腕隧道症候群發生的機會。


步驟:
1.站姿或坐姿,手臂向前外側伸直,手心向上,手掌向後折到底(即腕後伸動作)
※手指自然彎曲或伸直均可。

2.保持手掌後折角度不動,屈肘到底再伸直,應可感覺手掌側到小手臂緊繃拉扯感。反覆10~20下。

3.手掌後折再加上大拇指往外後方轉(手腕旋後動作)讓手心更朝外側,保持這角度屈肘到底在伸直,反覆10~20下。


  做完應可感覺小手臂到手腕到掌心手指痠漲感,若有正中神經緊繃者會更明顯,緊繃感甚至會傳到上臂或肩膀。有肩膀緊繃者則可參考以下臂神經鬆動運動:


(當年的Voguing舞就是臂神經鬆弛的典範
*關節過鬆者,在負重運動/工作時會有風險,一般不建議角度那麼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