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豆仁的實例分享,請大家動點腦筋看看~
主要疼痛處:右手肘關節動作有聲+小指到小臂一整條酸痛,只有工作時不適
(手臂的四條筋膜線,下左手為深背臂線)
檢測右手週邊神經與骨關節無異常,但表面測試有右小臂尺骨上壓痛點,正中神經緊繃。
整體體態平衡檢測發現:
右肩外轉無力:脊下肌緊繃無力
左下胸肋關節緊繃
兩側腰豎脊肌緊繃(右側較嚴重)
左膝不適+左腳底不適:左股四頭肌萎縮+左小腿腓骨長肌緊繃無力+左足底筋膜緊繃+左脛後肌壓痛點
右膝股四頭肌發達
走路因左下肢不適而左腳斜踩,軀幹重心偏右+左側彎
幾個失衡點連線,可以發現問題為:
1. 右上肢緊繃→左下肢萎縮不適
2. 左上肢不緊→右下肢肌肉發達
左下→右上緊繃點分佈在:左下深前線/旋線→左下→右上淺背線/旋線→右深背臂線
左下→右上緊繃點分佈在:左下深前線/旋線→左下→右上淺背線/旋線→右深背臂線
從以上大家有看出問題所在嗎?
依照加害者通常無聲的邏輯,右手肘小臂是(疑似關節不穩+肌筋膜發炎)哀叫的受害者,因慣用手(右撇子)難以交換的關係,所以這問題通常與左手無關。所以加害者較可能與右臂地基有關,肩膀/肩胛骨的地基就是右胸椎肋骨,也就是右淺背線/旋線的重疊處! 連著左下肢右上肢整體來看,這兩線重疊處共同點為旋線(而非淺背線)呈現左下→右上緊繃,並經由右菱形肌(旋線與深背臂線重疊處)連結到右肩胛骨的脊下肌深背臂線肌群。而追究到最基礎的地基歪斜就是旋線轉折車站:左腳足底的不適問題!
這類全身多點失衡常見的遠因是:重疊舊傷,長期工作固定姿勢或反覆動作。土豆老師常會跟學員聊很久,必須回想找出對應的製造問題壞習慣並移除,這失衡才有可能根除!另外也可等平衡調好後,之後若再復發時,藉這機會找出引發失衡的因素。
看完以上推理後,土豆老師就將失衡調整的主要目標設為旋線的平衡,而非右手臂的問題!
因下肢重心長期偏右腳,過度使用導致右大腿肌肉發達,而右手出力始終在地基偏右斜的狀況,慣用手長期受到額外的扭力而疲勞不適。
不把地基調正,怎麼治療右手都是不會好的哦!
(旋線肌群: 可見此案例影響的左下小腿脛後肌-腓骨長肌-雙側偏右腰豎脊肌)
經整體巡查旋線肌群之後,發現這學員腰豎脊肌的失衡最僵硬難調整,故先設計腰後伸/旋轉運動以調整兩側張力,並調整左足底地基排列,讓左腳踩地較舒適。如此為第一次體態平衡評估後的功課!
之後課程需依調整後反應,來判斷腰椎與左腳底,何處為失衡根源? 再調整活化運動設計。
...這種多處問題點,多半會有其中一點有連鎖反應發生,通常此即根源點!需優先處理,其他問題容後再議(包括右手痛),通常加害者去除後,不用特別看右手也會跟著改善!
以上就是土豆仁課程的特點:整體考量找失衡根源,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 * *
大家用心看到這也辛苦啦!
這就是為何全身體態平衡檢測要花兩堂課的原因~全身評估,邏輯推理,跟解釋判斷複雜成因就要好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