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度是體適能五大指標之一,一般講法是可以「預防運動傷害」,讓你比較不容易拉傷。
但實際大規模研究卻發現:拉筋後,運動傷害機率並沒有比較低(也沒有比較高!)...這表示筋軟無法預防受傷?就土豆師的觀察則不是這樣。
*其實小規模研究可看到柔軟度好的人受傷機率較低!
土豆仁觀察到的現象則是:
1. #關節過鬆(hypermobile)的人易傷關節,而不易傷肌肉;
2.肌肉夠軟的人,肌肉不容易拉傷,而可能拉傷關節韌帶。
也就是說:柔軟度夠,確實可以預防該處組織拉傷,但過鬆導致關節不穩(晃動,容易扭到),也可能帶來傷害(特別是對負重或高強度運動),所以研究用大規模平均下來,就看不出差異!
因此針對運動特性,有目的的伸展運動,平均而非失衡的柔軟度跟關節穩定度,才是我們想要的。像土豆仁會遇到瑜伽跟舞蹈運動員受傷,明明他們都超~~軟的,怎麼還會受傷?其實他們常見的失衡是:關節韌帶過鬆,甚至有關節半脫位,等於已經超過他們極限,自己拉傷自己了!過與不及都不好 ...這類苦主應該加強肌力訓練,加強關節運動度
**所以練肌肉為主的運動員筋都偏緊,因為他們一直收縮的時間比放鬆的時間多!多拉筋預防肌肉拉傷,變成他們的重點。
另外一個柔軟度的面向是:熱身(短期柔軟度)。熱身確實可以降低運動傷害,近年都推薦動態熱身而非靜態拉筋,但這兩種都可以增加柔軟度!差別在靜態拉筋會降低肌力(可能持續影響兩三小時,提高運動傷害危險因子:肌力不足)。
因此柔軟度對運動傷害確實有影響的,但並不是拉越多越好,需要「中庸之道」。土豆仁建議:
1.有負重運動者,角度夠用就好。(認真練肌肉的通常很難拉到過鬆...)
2. 舞蹈體操或游泳等伸展角度大的運動,才要著重大角度,但同時也要顧到關節穩定。
另外研究也發現,柔軟度好,可以降低血管硬化,血壓,血糖,三高心臟病與中風的機率!大仁哥推測原理是:拉筋/伸展運動其實是一種輕度有氧運動,而有氧運動讓血流通暢,已經證實可以改善心血管。
所以也有研究發現,柔軟度好的人死亡率較低! ---也就是有運動有保庇,而缺乏運動的人通常柔軟度較差(不一定是老人)。
最後:拉筋可以放鬆身心,有助減少酸痛疲勞與促進睡眠品質。也可以預防可能的筋骨失衡(緊繃與失衡互為因果),有研究調查發現兒童的柔軟度較差,則下背痛的機率較高!
結論:拉筋柔軟度的好處
1.減少拉傷,但不可過鬆
2.動態熱身,降低運動傷害,增加成績
3.降低死亡率
4.降低三高,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
5.減少酸痛失衡,放鬆抒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