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網友關注
土豆仁的筋骨平衡健康概念分享
黃老師選擇了還很少人關注的新健康領域
一個人的小工作室
有賴大家的支持
才有一年過一年的能量 💓💕💙💚💛💜😍😄
新的一年 向望大家繼續支持!
土豆仁2018將會開始新計畫 定期發文:健康秘寶大連載!
一個從物理治療觀點出發經營的運動調理中心,消除痠痛的原因,人體工學追根究柢,教導正確姿勢跟出力方式,協助平衡失常的肌骨狀態,不以一般的體能訓練或雕塑身材為目標,而是促進健康的體態跟肌骨平衡!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刺激 感覺像治療
土豆仁常見一個現象:受傷後還故意一直拉筋 刺激患處(熱敷也是同樣意思)
或是不管可能受傷 一直運動(想說運動會比較好?!)
結果越弄越痛 最後腫一大包起來
結果沒治療到 反而惡化傷勢
這個現象就跟被蚊子咬个包 會一直抓 是一樣的邏輯
用騷抓的微痛感 ---想蓋掉原來的癢感
但其實抓了以後 會腫更大包 越抓越癢 (因為刺激血液循環 增加發炎物質)
有些人甚至會抓到破皮流血(製造新的問題)
* * * *
要處理一個筋骨問題(不一定是受傷)
首先要先確定患處
再來推測發生機轉
最後再決定處理方式
這才是理性且相對比較有效的邏輯
(相對無差別拉筋=亂槍打鳥)
現代坐式生活 熱身收操不確實
多數人的筋是偏硬
但不是什麼筋都要鬆 什麼痛都要拉
尤其關節鬆弛
急性肌肉韌帶拉傷發炎
這都不能拉
土豆仁很常見已經拉傷受傷了
還自己不怕痛一直刺激
越拉裂越大越嚴重
還有因為X鬆而Y緊的自我平衡現象
這也不能隨便拉
而是要解決X鬆的問題
(可能有傷勢 肌肉無力 神經控制 姿勢問題)
才不會Y怎麼拉都還是緊
這也是土豆仁筋骨平衡與筋骨活化運動的特點---
找到問題 針對處理 從根源預防
很多客人問土豆仁到底在做什麼運動
用一句話來講 應該說是 以筋骨平衡運作為目的的客製化運動課程
(不是按摩整骨 也不是大堂瑜伽/TRX課)
無差別的整脊拉筋或貼膏藥 都不是土豆仁會做的事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我只是..."---談談患者的認知
以上影片是物理治療師三個字的行動診療室最近一集
鐵牛真是很好的典型例子
如同之前的文章:
http://peanutworkshop.blogspot.tw/2017/10/blog-post.html
注意看到鐵牛的頭都歪左邊!那是因為身體長期重心向右(腳)傾
就發生了視線平衡的代償
如上一篇所講的:
人體自然的"視線平衡"反應 (自動代償身體失衡)
http://peanutworkshop.blogspot.tw/2017/11/blog-post_22.html
但鐵牛只覺得”自己常常扭到腳” 肌肉不一樣
但這已經不是”腳有點歪”的問題
鐵牛完美示範人體如何"代償"一個舊傷未癒的問題
他沒有發現自己的扭傷其實沒有好過
只要歪著腳板 就可以走路不痛
歪久了導致左腳長期肌肉萎縮 撐不住體重
但只要身體重心歪一邊
就不會用到左腳就好了...
...所以脖子也歪了
(脊椎也彎了的意思)
...再這樣下去
就會變成土豆仁常見的case
~煩惱著為什麼肩頸痛不會好~看醫生沒有用~
***但其實不是肩頸的問題*** (只是因為肩頸肌肉小條 所以爆炸了)
原因在於 自己自然的代償讓你以為腳傷好了.
視線所及 頭還是正的 日常生活也ok 但其實是默默把炸彈越養越大
這是多數患者的認知
不痛 走路ok 所以只把問題縮限在「不知道為什麼」 所以還好(?)
自我感覺小問題 (是一種少根筋 大而化之)
但其實問題可大了!
最後 還是請大家訂閱 頑Game 😍 有趣短片製作喔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人體自然的"視線平衡"反應 (自動代償身體失衡)
土豆仁講遍各處失衡,大家有沒有發現奇怪的地方?
「難道人體不會自行調整平衡嗎?」
大仁師在這解答:會的,但只限於"視線"
大家從圖片裡發現了嗎... 不管什麼姿勢>>雙眼都是平行地面的
人類如果未經學習教育
多數人的本能習慣就是 ---只看到眼前的東西
所以就會有
裝容光鮮亮麗 房間糟八亂七
口中舌燦蓮花 肚裡蛇蠍心腸
人前人後兩樣情
只重門面騙術 種種現象發生..
人類對於筋骨 也是一樣
有任何失衡發生,包括歪斜姿勢,傷勢,錯誤動作習慣
大腦的第一反應就是:維持眼睛看出去是正的
(或是說 內耳水平線平衡 頭部直立)
但底下脖子身體手腳怎麼歪,大腦並不管,只要肌肉骨骼撐得住就好
(很像大公司的不擇手段壓榨效率老闆)
所以就會看到以下情形:
脊椎再怎麼彎,頸椎到頭一定要拉直
這在大部分脊椎側彎病人身上都是這樣
除非有些是神經問題 才會無法控制頭部
例如漸凍人 神經肌肉萎縮 小腦萎縮...
(國際物理大師<霍金> 漸凍人)
(印度歪頭少年<阿伊瓦> 肌肉萎縮症)
* * * *
所以失衡的患者,往往都覺得自己沒歪
因為視線跟頭是正的
(這類患者常因長期壓迫 有臉或眼大小邊問題)
一般人對歪頭是很敏感的
歪一陣子就會酸酸頭暈轉回去
但對於駝背卻不太敏感(因為視線還是水平)
所以我們在路上看不太到歪頭人,但會有高低肩
(重心還是歪,但脊椎自我調整,頭不歪變成歪肩膀彎胸椎)
但有很多駝背人,他們好像對於駝背甘之如飴
直到有一天比薩斜塔歪到撐不下去了,牆壁都裂了,柱子都崩了
龜仙人才會發現 好痠痛 該去看醫生(但還是不覺得自己歪)
多數人來到土豆仁
對自己的歪斜都是不知不覺,原因即如上所述
人體會有自我代償機制
讓你日常生活看出去是正的 (反正平常沒照鏡子 也就看不出歪)
這類人照鏡子時會潛意識自我調整到肩高一樣
大家可留意一下 自己照鏡子的時候,是否會不自覺調整姿勢 :D
另外就是四肢肌肉/關節/筋膜的失衡
多半外表看不出來,動作看來也差不多,日常生活也沒影響
...但是...
只要勞動一下 運動一下 兩邊同時操練
就很容易有固定一側痠痛無力
或是 有一隻手舉不高/有一隻腳會痛
這也是失衡的症狀
這也是人體自動調整的結果
日常生活的負擔不大,身體會潛意識不假思索的自動使用好邊
失衡不好用的那邊,就很少動到,所以也不會發現它有問題
(所以很多人是有大小手臂 大小腳 鞋子磨損重心歪斜的)
人類只看眼前 能夠完成日常生活動作就好
自己會去閃避失衡的地方 (等於保持失衡)
或是乾脆就用歪的姿勢完成工作 (連鎖製造更多失衡)
反正不影響眼前生活就好
這也是人體的"自動自我平衡"機制
人體真的會自我平衡
但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特別是某些舊傷未癒的
沒有傷的話
東動動西動動 說不定會自己抓到平衡出力
有傷的話
人體通常都會順應傷勢 製造表面的平衡
這也是很多人年紀越大,筋骨問題越多的來源之一 (舊傷連鎖效應)
* * * *
。。。這樣的人體自我平衡是好的嗎?
就眼前來看是好的,它可以馬上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但就長遠來看,許多的潛意識自我調整,其實是失衡的代償(甚至過度補償)
眼前來看,運動表現還不錯,球速/重量還可以上去!
但經常會造成未來的問題.
這需要時間...
等歪到一個程度身體受不了了 才會爆發...
許多職業運動員都是滿身傷,用這樣的自我代償方式完成場上表現,
結果最後就是越來越嚴重,最後因傷退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小郭><不死鳥><郭泓志>
找出失衡點併解決之,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難道人體不會自行調整平衡嗎?」
大仁師在這解答:會的,但只限於"視線"
大家從圖片裡發現了嗎... 不管什麼姿勢>>雙眼都是平行地面的
人類如果未經學習教育
多數人的本能習慣就是 ---只看到眼前的東西
所以就會有
裝容光鮮亮麗 房間糟八亂七
口中舌燦蓮花 肚裡蛇蠍心腸
人前人後兩樣情
只重門面騙術 種種現象發生..
人類對於筋骨 也是一樣
有任何失衡發生,包括歪斜姿勢,傷勢,錯誤動作習慣
大腦的第一反應就是:維持眼睛看出去是正的
(或是說 內耳水平線平衡 頭部直立)
但底下脖子身體手腳怎麼歪,大腦並不管,只要肌肉骨骼撐得住就好
(很像大公司的不擇手段壓榨效率老闆)
所以就會看到以下情形:
脊椎再怎麼彎,頸椎到頭一定要拉直
這在大部分脊椎側彎病人身上都是這樣
除非有些是神經問題 才會無法控制頭部
例如漸凍人 神經肌肉萎縮 小腦萎縮...
(國際物理大師<霍金> 漸凍人)
(印度歪頭少年<阿伊瓦> 肌肉萎縮症)
所以失衡的患者,往往都覺得自己沒歪
因為視線跟頭是正的
(這類患者常因長期壓迫 有臉或眼大小邊問題)
一般人對歪頭是很敏感的
歪一陣子就會酸酸頭暈轉回去
但對於駝背卻不太敏感(因為視線還是水平)
(重心還是歪,但脊椎自我調整,頭不歪變成歪肩膀彎胸椎)
但有很多駝背人,他們好像對於駝背甘之如飴
直到有一天比薩斜塔歪到撐不下去了,牆壁都裂了,柱子都崩了
龜仙人才會發現 好痠痛 該去看醫生(但還是不覺得自己歪)
多數人來到土豆仁
對自己的歪斜都是不知不覺,原因即如上所述
人體會有自我代償機制
讓你日常生活看出去是正的 (反正平常沒照鏡子 也就看不出歪)
這類人照鏡子時會潛意識自我調整到肩高一樣
大家可留意一下 自己照鏡子的時候,是否會不自覺調整姿勢 :D
另外就是四肢肌肉/關節/筋膜的失衡
多半外表看不出來,動作看來也差不多,日常生活也沒影響
...但是...
只要勞動一下 運動一下 兩邊同時操練
就很容易有固定一側痠痛無力
或是 有一隻手舉不高/有一隻腳會痛
這也是失衡的症狀
這也是人體自動調整的結果
日常生活的負擔不大,身體會潛意識不假思索的自動使用好邊
失衡不好用的那邊,就很少動到,所以也不會發現它有問題
(所以很多人是有大小手臂 大小腳 鞋子磨損重心歪斜的)
人類只看眼前 能夠完成日常生活動作就好
自己會去閃避失衡的地方 (等於保持失衡)
或是乾脆就用歪的姿勢完成工作 (連鎖製造更多失衡)
反正不影響眼前生活就好
這也是人體的"自動自我平衡"機制
人體真的會自我平衡
但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特別是某些舊傷未癒的
沒有傷的話
東動動西動動 說不定會自己抓到平衡出力
有傷的話
人體通常都會順應傷勢 製造表面的平衡
這也是很多人年紀越大,筋骨問題越多的來源之一 (舊傷連鎖效應)
* * * *
。。。這樣的人體自我平衡是好的嗎?
就眼前來看是好的,它可以馬上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但就長遠來看,許多的潛意識自我調整,其實是失衡的代償(甚至過度補償)
眼前來看,運動表現還不錯,球速/重量還可以上去!
但經常會造成未來的問題.
這需要時間...
等歪到一個程度身體受不了了 才會爆發...
許多職業運動員都是滿身傷,用這樣的自我代償方式完成場上表現,
結果最後就是越來越嚴重,最後因傷退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小郭><不死鳥><郭泓志>
找出失衡點併解決之,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常見的人體失衡培養歷程
但其中的過程是...?
一起來了解這個過程
大家可以及早察覺 提前預防!
這過程可分為九步驟:
傷痛未癒>自我調整>無感適應>歪斜增加>受害者唉叫
>處理受害者>製造老病>受害轉加害>惡性循環
解釋如下:
1.受傷或疲勞發炎(運動傷害 不良姿勢 外傷...各種原因造成)
通常一開始有感覺 恢復到一定程度就以為全好了
2.身體潛意識在自我調整沒有完全痊癒的問題
身體會慢慢調整姿勢或動作模式來掩蓋這問題
3.通常一開始 是沒有感覺的(人體適應力很強)
4.舊傷仍然沒有痊癒 歪斜漸漸增加 身體默默很努力在"代償那個沒解決的問題"
5.歪到一個程度 代償的組織受不了過度壓力(或拉力) 開始發出抗議(痠痛 疼痛 緊繃 發炎...)
6.一般人或醫師都直覺只處理代償抗議的部位(其實他是受害者 不是加害者)
這就是現在台灣政府最會的招數: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解決問題
7.抗議的人一直沒辦法解決,只好一直"增加治療的劑量"
這是很多陳年病人的來源,也是很多藥物濫用,久病憂鬱的來源
(當然,有些是真的沒辦法治癒的慢性病,例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疼痛)
8.時間越久,原來的受害者無法獨力支撐,加害者又沒辦法得到制裁,只好向外求援
找周邊隊友幫忙,結果你幫我,我幫你,漸漸歪斜的部位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受害者也變成加害者 "
~~~這時要來找誰是原來的加害者(根源病因),因為症狀多處廣泛/盤根錯節,也就困難了!
9.當我們要尋找誰是根本原因的時候,受害者往往因久病導致不耐煩
不願意花時間精神來當偵探,只想快點用特效藥解決問題(卻適得其反)
最後是不斷的惡性循環...
就黃老師的經驗 以上過程的各步驟都有看過實例
對每個人都要這樣跟他們解釋一遍
這是土豆仁的日常:整體檢測 彙整報告 個別解釋 細部教學
(都很耗時間跟精神的)
因此在這邊整體寫一遍
請大家多多移駕部落格瞭解囉!
* * * *
一般常見的例子 如馬拉松跑者的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from 小沙吉醫師的部落格 有詳細診斷方式介紹 http://ssagy.pixnet.net/blog/post/30826813-%E8%B7%91%E8%80%85%E7%9A%84%E6%83%A1%E5%A4%A2-%E9%AB%82%E8%84%9B%E6%9D%9F%E7%97%87%E5%80%99%E7%BE%A4%28iliotibial-band-syndrome%2C)
多數的健身或醫療報導都是教導如何"放鬆"髂脛束
但髂脛束常常是上面所說的"受害者"
有時這樣單純的"收操" 是不夠的
有些進階的報導會講說ITBS是臀中肌無力的問題
但就黃老師的經驗
可能造成ITBS的原因其實更多(小聲:有些人側腿膝蓋疼痛其實不是ITB,卻以為是ITB)
例如足弓問題 核心無力 股四頭肌無力 膝蓋或腰薦關節不穩鬆弛...
...那個久遠的根源傷害問題在哪裡?...
在土豆仁最常見的現象 是同腳膝蓋柔軟度問題 而不是臀中肌無力
臀中肌無力(可能也是受害者)
經常難以判斷:是膝蓋不穩導致重心轉移到對側腳 廢用該側造成無力
還是股四頭肌無力維持膝蓋穩定 造成使用往上核心部位代償?
互相加害的最後結果 ~~經常是大腿外側最薄的髂脛束~爆炸了~
這也是常見的現象
最後受傷抗議的往往都是小肌肉(承受力較小)而不是大肌肉
* * * *
久病的朋友要尋找根源原因會更困難
通常會有層層疊疊全身性好像看不完的問題
治了這個 又來了那個
(看起來是新問題 但其實是被之前層層症狀掩蓋的舊問題!
是因為身體長期培養的:「挖東牆補西牆的自我代償反應」所造成的)
這是土豆仁常見的現象
有些朋友會因此而灰心....
土豆仁還是請受害者們務必有耐心慢慢調整
多數的單位是只處理表面的 他們的業務跟土豆仁不一樣
他們只要不痛就好了... 其實這也是多數人想要的...
簡單卻卑微的願望
...有時卻很難達成...
讓自己了解而且培養敏感的自我覺察
是中斷這過程 及早處理的好方法
注意!在進一步傷害造成之前
土豆仁處理的常常是沒有症狀的地方喔!(尚未覺察的 潛在根源 加害者或受害者)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運動要有效果★不是簡單的事
懶得運動照樣瘦金喜善靠這一招維持好身材
「從來沒有運動過」金喜善靠這招三天瘦五公斤
不愛運動怎麼辦?扁身人楊謹華靠這3招解決「胃凸」困擾
消水腫、翹臀蜜腿運動招式靠這招
男子運動過猛一命嗚呼!安「心」運動靠這4招
70kg狂瘦到穿XS! 劉雨柔靠「這3招」運動秘訣
靠這種飲食法加運動伊能靜2個月狂瘦10公斤
劉仁娜首次來台!姣好身材靠這三運動維持,親自示範來教你
劉寅娜親自示範!原來姣好身材是靠這三運動維持來的
活化全身靠這招!「擺手運動」促血循
男人必看!不運動導致..... 能力下降!靠這招讓你整夜不會累!
長壽就靠這一招,除運動和飲食以外秘密!
3個月見效!瘦大腿免運動就靠這招:敲膽經
想擁有漂亮的美背靠這招!簡單的背部運動打造出緊實線條
女人減肥還是要靠這22種運動
大家看了以上"新聞"標題有什麼感想?
除了媒體喜歡聳動之外
也代表多數人的迷思:運動只要簡單一招 效果就很好
(這樣運動教練跟醫生不就都沒生意做了)
一般休閒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玩太重受傷 錯誤動作受傷
職業競技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超過極限不知道休息
減肥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 只做運動而沒有其他方面配合
(減肥塑身 絕對不是只有運動而已,要調整心理飲食生活習慣甚至是疾病,
不然媚登峰跟減肥診所是開假的嘛?)
來到土豆仁的朋友也常有這問題
---輕視筋骨平衡跟活化運動的複雜度
也許是受一些運動教練或書本網路媒體的影響
(他們是商業行為 為了要賣東西 所以製造吸引人的誇大謊言)
有些朋友會希望有"簡單的運動"可以"治療"
(很多醫師的媒體發言也有這種問題---誇大 )
但人體的狀態是會改變的
運動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真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運動產業了)
來到土豆仁可以發現
黃老師就是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
1.找問題
多數醫師跟教練都不會去找(不是不能/而是不要),因為他們的工作不是這個
2.依個別狀況設計專屬運動
多數醫師跟教練都不會,因為他們的工作是給固定處方,團體教學
3.長期追蹤調整
這這醫師跟個人教練會做,但團體教練不會
當你的身體狀況或運動表現出現問題
要找誰幫忙?
現在台灣中南部也有很多家類似土豆仁的運動產業
不過是針對職業選手調整居多
像土豆仁這樣針對一般大眾的 目前還沒看到
所以有些人會誤會土豆仁是作民俗療法的
...不,土豆仁是教你運動調整平衡/調整運動方式!
「從來沒有運動過」金喜善靠這招三天瘦五公斤
不愛運動怎麼辦?扁身人楊謹華靠這3招解決「胃凸」困擾
消水腫、翹臀蜜腿運動招式靠這招
男子運動過猛一命嗚呼!安「心」運動靠這4招
70kg狂瘦到穿XS! 劉雨柔靠「這3招」運動秘訣
靠這種飲食法加運動伊能靜2個月狂瘦10公斤
劉仁娜首次來台!姣好身材靠這三運動維持,親自示範來教你
劉寅娜親自示範!原來姣好身材是靠這三運動維持來的
活化全身靠這招!「擺手運動」促血循
男人必看!不運動導致..... 能力下降!靠這招讓你整夜不會累!
長壽就靠這一招,除運動和飲食以外秘密!
3個月見效!瘦大腿免運動就靠這招:敲膽經
想擁有漂亮的美背靠這招!簡單的背部運動打造出緊實線條
女人減肥還是要靠這22種運動
大家看了以上"新聞"標題有什麼感想?
除了媒體喜歡聳動之外
也代表多數人的迷思:運動只要簡單一招 效果就很好
(這樣運動教練跟醫生不就都沒生意做了)
一般休閒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玩太重受傷 錯誤動作受傷
職業競技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超過極限不知道休息
減肥運動
常見的問題是 只做運動而沒有其他方面配合
(減肥塑身 絕對不是只有運動而已,要調整心理飲食生活習慣甚至是疾病,
不然媚登峰跟減肥診所是開假的嘛?)
來到土豆仁的朋友也常有這問題
---輕視筋骨平衡跟活化運動的複雜度
也許是受一些運動教練或書本網路媒體的影響
(他們是商業行為 為了要賣東西 所以製造吸引人的誇大謊言)
有些朋友會希望有"簡單的運動"可以"治療"
(很多醫師的媒體發言也有這種問題---誇大 )
但人體的狀態是會改變的
運動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真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運動產業了)
來到土豆仁可以發現
黃老師就是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
1.找問題
多數醫師跟教練都不會去找(不是不能/而是不要),因為他們的工作不是這個
2.依個別狀況設計專屬運動
多數醫師跟教練都不會,因為他們的工作是給固定處方,團體教學
3.長期追蹤調整
這這醫師跟個人教練會做,但團體教練不會
當你的身體狀況或運動表現出現問題
要找誰幫忙?
現在台灣中南部也有很多家類似土豆仁的運動產業
不過是針對職業選手調整居多
像土豆仁這樣針對一般大眾的 目前還沒看到
所以有些人會誤會土豆仁是作民俗療法的
...不,土豆仁是教你運動調整平衡/調整運動方式!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談談運動「有做沒有到」
黃老師遇過很多案例是:
自己運動到受傷,繼續運動繼續受傷
就這樣無限循環
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小孩騎大車」
很多人沒有正確的認知:人體是肉做的
奉行超越極限的信條
相信意志力戰勝一切
但現實往往不是...
有些人天份高 一看就上手 一練就成功
那要羨慕他
而不是單純的認為"我也可以"
歪歪斜斜 邯鄲學步的照練
人體的再生能力其實你我沒想像中的好
尤其年紀越大
再生不良的效應會越明顯
(雖然可以經由訓練克服 但依然是比不上年輕小朋友)
當你發現運動後的疲勞 不良反應(包括緊繃 酸痛 無力 扭傷感)持續不退的時候
務必減少運動量
等待恢復後再繼續練習 而且必須循序漸進增加
增加的過程 也常見"卡關"(身體組織重整的表現)
許多人會對卡關洩氣 不知會卡多久
但撐過盤整後的進步 是可期待的
當年紀越大 體能越差 受過傷 有失衡
都可以預期調整期越長
把運動做標準的難度越大
....堅持需要時間跟毅力 而不是硬幹 :O
萬一不只是疲勞而是受傷
那恢復期要拖得更長
除了治療
(有些人覺得不治療也會好 但要看自身再生能力 有時不治療 一個傷可以拖到很多很多年...)
土豆仁建議 受傷恢復期還是要運動 ---「以不痛為原則 」
否則體力的衰退會讓你恢復更慢
這也是現代復健醫學的原則:early mobilization(早期活動)
當你發現運動時
力有不逮,力不從心,動作做不標準,成績達不到目標
甚至有不良反應出現時
(這幾年瘋路跑 有很多假日跑者 都不顧自己身體狀態在跑 是錯誤 會越練越糟)
務必調整運動量或運動方式
以免效果達不到,又受傷
如果不知怎麼調整 請找個好教練 或是來找土豆仁!
*如上圖的瑜伽貓牛式 很多人會變成手腕痛 肩頸痛 下背痛
但脊椎沒有伸展到!
這表示你需要調整其他地方的穩定度 改變錯誤的動作習慣
瑜伽老師通常有瑜伽磚 瑜伽凳 瑜伽柱 瑜伽繩 等等器材輔助
請找老師幫忙 不要硬練
動作不標準
一不小心 往往帶來傷害...
自己運動到受傷,繼續運動繼續受傷
就這樣無限循環
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小孩騎大車」
很多人沒有正確的認知:人體是肉做的
奉行超越極限的信條
相信意志力戰勝一切
但現實往往不是...
有些人天份高 一看就上手 一練就成功
那要羨慕他
而不是單純的認為"我也可以"
歪歪斜斜 邯鄲學步的照練
人體的再生能力其實你我沒想像中的好
尤其年紀越大
再生不良的效應會越明顯
(雖然可以經由訓練克服 但依然是比不上年輕小朋友)
當你發現運動後的疲勞 不良反應(包括緊繃 酸痛 無力 扭傷感)持續不退的時候
務必減少運動量
等待恢復後再繼續練習 而且必須循序漸進增加
增加的過程 也常見"卡關"(身體組織重整的表現)
許多人會對卡關洩氣 不知會卡多久
但撐過盤整後的進步 是可期待的
當年紀越大 體能越差 受過傷 有失衡
都可以預期調整期越長
把運動做標準的難度越大
....堅持需要時間跟毅力 而不是硬幹 :O
萬一不只是疲勞而是受傷
那恢復期要拖得更長
除了治療
(有些人覺得不治療也會好 但要看自身再生能力 有時不治療 一個傷可以拖到很多很多年...)
土豆仁建議 受傷恢復期還是要運動 ---「以不痛為原則 」
否則體力的衰退會讓你恢復更慢
這也是現代復健醫學的原則:early mobilization(早期活動)
當你發現運動時
力有不逮,力不從心,動作做不標準,成績達不到目標
甚至有不良反應出現時
(這幾年瘋路跑 有很多假日跑者 都不顧自己身體狀態在跑 是錯誤 會越練越糟)
務必調整運動量或運動方式
以免效果達不到,又受傷
如果不知怎麼調整 請找個好教練 或是來找土豆仁!
*如上圖的瑜伽貓牛式 很多人會變成手腕痛 肩頸痛 下背痛
但脊椎沒有伸展到!
這表示你需要調整其他地方的穩定度 改變錯誤的動作習慣
瑜伽老師通常有瑜伽磚 瑜伽凳 瑜伽柱 瑜伽繩 等等器材輔助
請找老師幫忙 不要硬練
動作不標準
一不小心 往往帶來傷害...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姿勢動作歪掉 要如何解答?
(from https://goo.gl/YUeiz9)
就土豆仁的經驗來說
多數人的歪斜 通常都難以用單一口令解決
(所以都要上課喬很久)
但很多人會用一句話就處理完
例如...
"你就是核心無力"
"臀中肌失能"
"韌帶鬆弛"
"深前線筋膜代償"
"氣淤不通"
"習慣不良"
"長短腳"
"扁平足"
"骨盆歪斜"
"脊椎側彎"
"骨頭錯位"
但往往事情都比這些人講的複雜
不然這麼簡單 只要請案主 頭歪一下 腳墊一下 不就正了?
如果歪斜是簡單的
其實不用我們講
自己看鏡子就可以調好了
實際在調整 往往可以發現歪斜的問題是像洋蔥一層包著一層
表面歪斜的骨架 肌肉失衡 往往都有深層 或遠端的原因
還有許多的自我代償方式讓歪斜更難調整(歪左調了變歪右)
特別是維持越久的歪斜
例如從小就發現走路歪歪 高低肩 這種
往往都有 骨骼 關節 韌帶 筋膜 肌肉 神經控制模式 姿勢習慣
甚至視力平衡感的問題
小時候就有 怎麼以前沒想要來看呢?
因為還不夠歪 還沒症狀出現 😓
人體歪斜是會像比薩斜塔一樣隨著重力越來越歪的
就像老阿媽駝背一樣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直到有一天 你的肉體受不了發出疼痛抗議了
你才會發現 ~~~咦~~~ 歪歪的
這時歪的東西可多了
不是一句話可以解決
而這就是土豆仁存在的利基啦...
所以請來到土豆仁的朋友們 要有耐心
讓我們一層一層剝洋蔥吧!
*有少數的朋友想要速成 想要一句話 按摩 鞋墊 ...解決的
建議請不要來土豆仁,以免失望喔~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運動做不標準怎麼辦?
很多人客會遇到的困擾:深蹲歪一邊,啞鈴舉不高,跑步腳會痛...怎麼辦?
對於教練來說
首先儘量要求學員動作做標準
就偏離的地方做指導 要求角度與出力
如果真的做不到
則考慮改變動作來適應學員個人狀況
....但這個模式 不適用於大堂課!
人多的時候老師不可能一個一個看
學員也就容易做不到硬做 越做越錯...這是土豆仁很常見的現象
學員總是要做到身體開始疼痛發出抗議的時候
才發現有問題~~
因為學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動作 也不知訣竅
依樣畫葫蘆 所以...
即使知道有問題 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通常是有做個六成 就以為對了)
所以大家都說 不要看網路影片做重訓....
再來是 一對一的教練課
這會遇到的問題 則是老師的敏感度了
如果學員的動作差一點
是要歪歪一直練下去 慢慢調整
還是用什麼方法讓他做標準?
還是乾脆換個動作?
當學員發生不適的時候
如何判斷是正常酸痛 還是有受傷的風險?
這考驗著教練的底子
人體解剖是否熟悉 動作分析是否仔細 臨場經驗是否足夠
當教練遇到沒看過的問題
要如何解決?
一對一常見的問題是:教練說沒問題 這其實有打混的嫌疑...
不標準的動作 除了效果打折之外 還有受傷的風險
這是教練應該預先告知學員的
如果只能做不標準的動作(?!)
那就應該設下停損點
通常來說...
能練的次數會受限
能加的重量會受限
而且要更加小心受傷
另外一個方法是 ~換個動作
比如說 深蹲 改成較簡單的腿推機+勾腿機(分解動作)
深蹲 改成 淺蹲(要領一樣 減少強度)
深蹲 改成 推雪橇 (類似動作 減少難度)
或是 改練上半身 (總是有別的可以做)
不管怎樣 都有各種不同運動可以做
如果因為動作不標準就放棄
那就沒運動到啦~ 完全違背初衷...
最後 最治本的方法:找出歪斜的原因並改正
這不一定每個教練都會找
而這就是土豆仁的業務了
* * * *
有以上的問題 ~歡迎到土豆仁來調整~
這類動作不標準的問題
根源與解決方法,黃老師將大概分類如下列出:
1.骨骼變形或受傷:外傷或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
通常需要調整運動方法,或是降低運動強度,去適應患處。
單只有運動的話,根本問題並無法解決,需先就醫...
常見的 如肩膀旋轉袖肌腱夾擠發炎,手腕韌帶軟骨受傷,膝蓋退化,椎間盤突出,半月板/十字韌帶傷害...
要注意的是,有些傷,是錯誤的運動造成!
如果知道某運動會造成受傷,請不要再不改方法硬做了,務必尋求協助改善
2.肌力不足/失衡:受傷,缺乏鍛鍊,或是異常的用力模式,習慣用別的肌肉代償
需要找出個別有問題的肌肉,隔離獨立鍛鍊;或是用設計過的訓練方法或道具,抑制代償的運動模式,活化正常出力的肌肉
3.軟組織或關節緊繃:姿勢不良,運動缺乏伸展收操,受傷後組織沾粘,或是身體異常用力代償的結果
需找出緊繃的原因並解決之,通常拉筋只是初步的症狀治療而已
4.神經控制異常:常見於靜態生活缺乏運動,或肌骨受傷後缺乏運動/有特殊代償動作,或運動神經特殊的人(特別退化或特別發達)
要先辨別是否有舊傷,身體的發炎撕裂等傷害會造成疼痛抑制,導致神經無法正常運作,肌肉無法出力(這也是很多人受傷後感覺不能動 腳變長 手變重...等現象的原因)
再來設計特殊誘發活化的運動,來刺激正常的出力模式
5.內科問題:胸腔腹腔骨盆腔等器官的病變,也常影響四肢出力
常見的例如感冒,腸胃炎>>全身無力
泌尿道問題,生殖器官問題,膀胱問題,疝氣 >>下腹或髖關節運動不適
頭痛,胃食道逆流,咳嗽,鼻塞,磨牙,咬合異常>>上半身肌肉緊繃失衡
膽囊問題,胃部不適>>上腹部與脊椎緊繃
找出辨別這些問題,設計適合學員的動作,提供適合的輔助辦法(包括道具 徒手 貼紮 活化動作...)
循序漸進
往標準動作的目標邁進 ---就是土豆仁的專業協助
~如果您的教練無法幫您解決問題,請先填預約諮詢單,歡迎您來到土豆仁評估或上課~
對於教練來說
首先儘量要求學員動作做標準
就偏離的地方做指導 要求角度與出力
如果真的做不到
則考慮改變動作來適應學員個人狀況
....但這個模式 不適用於大堂課!
人多的時候老師不可能一個一個看
學員也就容易做不到硬做 越做越錯...這是土豆仁很常見的現象
學員總是要做到身體開始疼痛發出抗議的時候
才發現有問題~~
因為學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動作 也不知訣竅
依樣畫葫蘆 所以...
即使知道有問題 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通常是有做個六成 就以為對了)
所以大家都說 不要看網路影片做重訓....
再來是 一對一的教練課
這會遇到的問題 則是老師的敏感度了
如果學員的動作差一點
是要歪歪一直練下去 慢慢調整
還是用什麼方法讓他做標準?
還是乾脆換個動作?
當學員發生不適的時候
如何判斷是正常酸痛 還是有受傷的風險?
這考驗著教練的底子
人體解剖是否熟悉 動作分析是否仔細 臨場經驗是否足夠
當教練遇到沒看過的問題
要如何解決?
一對一常見的問題是:教練說沒問題 這其實有打混的嫌疑...
不標準的動作 除了效果打折之外 還有受傷的風險
這是教練應該預先告知學員的
如果只能做不標準的動作(?!)
那就應該設下停損點
通常來說...
能練的次數會受限
能加的重量會受限
而且要更加小心受傷
另外一個方法是 ~換個動作
比如說 深蹲 改成較簡單的腿推機+勾腿機(分解動作)
深蹲 改成 淺蹲(要領一樣 減少強度)
深蹲 改成 推雪橇 (類似動作 減少難度)
或是 改練上半身 (總是有別的可以做)
不管怎樣 都有各種不同運動可以做
如果因為動作不標準就放棄
那就沒運動到啦~ 完全違背初衷...
最後 最治本的方法:找出歪斜的原因並改正
這不一定每個教練都會找
而這就是土豆仁的業務了
* * * *
有以上的問題 ~歡迎到土豆仁來調整~
這類動作不標準的問題
根源與解決方法,黃老師將大概分類如下列出:
1.骨骼變形或受傷:外傷或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
通常需要調整運動方法,或是降低運動強度,去適應患處。
單只有運動的話,根本問題並無法解決,需先就醫...
常見的 如肩膀旋轉袖肌腱夾擠發炎,手腕韌帶軟骨受傷,膝蓋退化,椎間盤突出,半月板/十字韌帶傷害...
要注意的是,有些傷,是錯誤的運動造成!
如果知道某運動會造成受傷,請不要再不改方法硬做了,務必尋求協助改善
2.肌力不足/失衡:受傷,缺乏鍛鍊,或是異常的用力模式,習慣用別的肌肉代償
需要找出個別有問題的肌肉,隔離獨立鍛鍊;或是用設計過的訓練方法或道具,抑制代償的運動模式,活化正常出力的肌肉
3.軟組織或關節緊繃:姿勢不良,運動缺乏伸展收操,受傷後組織沾粘,或是身體異常用力代償的結果
需找出緊繃的原因並解決之,通常拉筋只是初步的症狀治療而已
4.神經控制異常:常見於靜態生活缺乏運動,或肌骨受傷後缺乏運動/有特殊代償動作,或運動神經特殊的人(特別退化或特別發達)
要先辨別是否有舊傷,身體的發炎撕裂等傷害會造成疼痛抑制,導致神經無法正常運作,肌肉無法出力(這也是很多人受傷後感覺不能動 腳變長 手變重...等現象的原因)
再來設計特殊誘發活化的運動,來刺激正常的出力模式
5.內科問題:胸腔腹腔骨盆腔等器官的病變,也常影響四肢出力
常見的例如感冒,腸胃炎>>全身無力
泌尿道問題,生殖器官問題,膀胱問題,疝氣 >>下腹或髖關節運動不適
頭痛,胃食道逆流,咳嗽,鼻塞,磨牙,咬合異常>>上半身肌肉緊繃失衡
膽囊問題,胃部不適>>上腹部與脊椎緊繃
找出辨別這些問題,設計適合學員的動作,提供適合的輔助辦法(包括道具 徒手 貼紮 活化動作...)
循序漸進
往標準動作的目標邁進 ---就是土豆仁的專業協助
~如果您的教練無法幫您解決問題,請先填預約諮詢單,歡迎您來到土豆仁評估或上課~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體態平衡檢測報告】示例
此份範例僅提供網友參考
筋骨狀況千奇百怪 各有深度,此處僅列出脊椎為主的評估
讓大家知道土豆仁的評估細節與課程方向擬定
若您來到土豆仁,須依您的實際需要決定評估與課程方向
運動課程內容完全依個人需要客製化
報告末所附 為初步評估結果
在上活化課程期間
需要依學員執行狀況指導調整 變化選擇動作與次數
(from 網路圖片 非實際案例)
***以下為檢測報告範例***
*過去筋骨傷害:曾右肩關節脫臼,推拿復位
整體系統歸納:
1.骨骼排列:
正立姿時:胸椎前屈+胸椎C型右側彎,凸點在胸椎第七節
軀幹偏左,因胸椎右側彎,頭部回正
雙側骨盆只有輕微前傾(較後傾)
平躺時:左骨盆稍高
2.關節活動度:
無明顯失衡
3.關節接合:
胸椎與肋骨關節緊繃,左>右,尤其上胸椎第五第六節部位
右肩關節稍緊
右肩胛骨緊繃,後縮動作壓痛
雙側腕關節鬆弛,右大拇指基部舟狀骨向心側壓痛,懷疑有離心方向錯位
4.筋膜/韌帶張力:
胸椎第五節右側有一肌肉筋膜凹入點,懷疑舊傷拉傷未癒
右肩胛骨內側筋膜緊繃壓痛
右肩胛骨外側中部,前鋸肌筋膜緊繃壓痛
右肩上肱盂韌帶緊繃
右上臂外側二頭肌-三頭肌交界筋膜沾黏壓痛
左前臂(小臂)肌肉稍緊
雙側腕關節韌帶鬆弛
5.肌肉張力/肌力:
胸椎與肋骨關節周邊肌肉緊繃 左>右
右肩胛骨外側前鋸肌緊繃
右側肩後外展(上斜方肌 中斜方肌 菱形肌)明顯無力
右手臂三角肌 胸肌稍弱
左前臂(小臂)肌肉稍緊
左側下肢後伸(臀大肌 大腿後肌 腰豎脊肌)明顯無力
右膝伸直(股四頭肌)稍弱
左側臀中肌緊繃壓痛
局部分析解說:
1.中軸
頭頸部:頭部前傾+右偏
頸肩部:雙側上斜方肌緊繃
肩胛部:雙側肩胛脊下肌,小圓肌緊繃(特別右外側),
胸腹部:雙側胸肌緊繃,胸椎C型右側彎,胸椎第5-7節右側小面關節較緊
胸腰椎:站姿輕微偏右,兩側第8-10對胸肋關節活動度不足
腰薦椎:右側腰椎第2-3節肌肉緊繃壓痛,舉手與右膝往前高跪時肌肉張力增加,晃動較不穩定,站姿骨盆前移+輕微後傾(左>右),但右髖後伸帶動骨盆後傾較多
2.下肢
髖關節:髖內轉/外轉較緊,右邊較受限,右髖屈肌緊繃,右髖後伸受限,直抬腿左側稍緊
臀大腿:右側臀中肌稍緊,雙側大腿前後緊繃,ITB與外側韌帶緊繃 右>左
膝關節:右膝屈曲力量稍弱,右髕骨活動度不足,膝屈伸時髕骨外側有摩擦聲
踝小腿:右小腿肌肉較發達 脛前肌上端有僵硬點
腳掌部:腳掌背屈受限,慢跑時腳掌離地距離不足,阿基里斯腱反彈不足
3.上肢
肩關節:右肩較鬆,右肩外展力量稍弱,右肩動作肩胛骨上移較多
大小臂:無測試
手腕部:雙側腕關節韌帶鬆弛,右大拇指基部舟狀骨壓痛,懷疑有離心方向錯位
掌指部:無測試
筋骨綜合建議:
1.整體平衡分析:
1.胸椎C形側彎,並發現右側胸椎第五節筋膜一處凹陷,懷疑有舊傷未癒或姿勢不良,或不明原因造成
2.兩側胸椎/肩胛/上背肌肉明顯不平衡,產生右肩胛骨內外側肌肉緊繃/筋膜炎疼痛,還有右肩關節較鬆,右側腰椎與右髖部與臀部腿部肌肉緊繃等現象,也懷疑是因為脊椎側彎兩側不平衡的連鎖反應造成
3.”後頸突出”是因為頭部前傾,導致頸胸椎交界處椎骨/肋骨被擠壓後凸突出,另為維持不良姿勢,導致兩側斜方肌緊繃,胸肋關節緊繃
4.駝背/頭部前傾現象,經測試與背側肌肉無力(尤其是左後大腿膕繩肌)導致骨盆後傾有關,左膝後屈用力(膕繩肌收縮)腳往屁股,會增加後頸上背肌肉張力,改善駝背現象!
5.右肩關節較鬆弛,外展較無力,也有可能因為脫臼舊傷未完全恢復
6.雙側腕關節都鬆弛,懷疑天生關節較鬆,用力提重物須小心避免拉傷,右側大拇指掌根舟狀骨壓痛,懷疑有錯位或韌帶拉傷發炎
2.日常姿勢調整:
工作/日常生活注意姿勢端正,避免脊椎側彎惡化
須避免單肩/單手負重或長時間工作,以免因疲勞無力惡化側彎或肌肉不平衡的痠痛
建議培養運動習慣,以加強核心肌力,減少駝背現象,與運動上半身促進兩側平衡以預防側彎惡化 (不建議單手的球類運動)
手腕關節較鬆弛,用力提重物須小心拉傷扭傷,可戴護腕,或做重量訓練加強肌力
3.訂製運動調整:
1.左側核心穩定度訓練:用左腳單腳站,練左後大腿力量,注意須保持穩定身體直立不動才有效,每日至少五分鐘,以減少駝背趨勢
2.上胸椎/頸椎伸展:後腦貼牆壁+後縮(擠)下巴,讓後頸儘量貼到牆壁,每次持續30秒
3.左臀拉筋:左側屁股坐床邊與左腿放床上,膝蓋外展小腿朝內打橫,右腿放床下(或椅子坐單邊也可以),坐姿髖前屈,軀幹挺直往右前方較拉得到,每次持續30秒
4.建議體育活動:TRX,游泳,跑步,划船機/槓鈴等雙手重訓項目
5.建議醫療處理:
右手腕舟狀骨消炎(口服或注射或外用)與鬆動歸位
胸椎第五節痛點疑似舊傷治療:依醫師判斷決定治療方式,可局部注射、體外震波、或物理治療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最近常見的問題: 持續的傷
(林書豪 髕骨肌腱斷裂 from Associated Press[美聯社])
最近接連接到許多客人詢問類似的問題---
「我以前受了某某傷,一直治療都沒好,土豆仁有什麼方法嗎?」
....這些客人多數都被我叫去再檢查了
症狀跟剛受傷時一樣,只是變輕微
或是原來的還沒好,又多了新的其他症狀,甚至病況變重擴大
這種問題
最重要的是:仔細檢查 找出病理機轉
通常這些客人都只有接受醫師問診 觸診 沒有其他檢查
有治療但不會好
就表示治療有問題 或診斷有問題 所以治療錯方向
這樣務必重新看過!
通常治療反應 都要漸漸好轉
效果或快或慢
反其道而行 都沒效果的 通常都是做了無效治療
這樣的情形來土豆仁 也是一團霧水
黃老師都建議去再檢查一次再說
不然我們只能看出 "有問題"
但很怕
不是土豆仁可以處理的(失衡)問題
諸如骨折 韌帶斷裂 骨刺 神經壓迫...
這些傷害不是只有失衡的問題
而是破裂傷口不會癒合 增生組織不會消失 的問題
都不是只做運動就會好的!(患處不長好,怎麼做都不會平衡!)
務必看醫師後有明確診斷或影像資料
醫師建議復健運動處理者
再帶資料來土豆仁研究!
*至於無受傷問題的酸痛,則可先來土豆仁評估看看---是否需要看哪科醫師?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緊繃 vs. 鬆弛
土豆仁常在跟人講哪裡緊 哪裡鬆
但其實鬆緊之間有很多細微差異
比如"緊"有分
姿勢正確 但肌肉張力大(肌肉休息時仍然僵硬) 肌肉持續用力(不會放鬆)
肌肉長度正常 被不良姿勢繃緊
肌肉長度過短 被正常或不良姿勢繃緊
韌帶肌腱僵硬 彈性不良(難以拉伸)
底下組織腫脹/沾粘 或肌肉收縮 導致表面筋膜韌帶被撐起繃緊
血液循環不良 也會彈性不良
肌肉張力大
則可能是因為受傷 發炎 疼痛 疲勞 神經問題 壓迫 對向肌肉失衡影響...
常見的狀況是 "緊中帶鬆" (有一緊必有一鬆)
人體為了平衡鬆弛無力的部位
相對的人體位置 通常會變緊
才能維持直立的姿勢 維持關節的穩定
左鬆右緊/內鬆外緊/下鬆上緊/前鬆後緊 是常見的組合
人體的少用關節 經常是無力鬆弛的
相對會有很多其他關節肌肉代替幫忙
導致肌肉一人做兩人份工作 疲勞唉痛
常見的例子是
腰酸背痛 > 腰肌通常很緊 >腹肌通常很鬆 > 背肌豎脊肌很緊 >脊椎內側核心小肌肉鬆 > 雙腿緊繃 > 臀肌卻趴軟無力屁股鬆
這是一整串的問題
參加土豆仁的課程 就會有一堆各種的運動要做
要徹底解決酸痛問題 基礎治本 總是要 重建身體的平衡!
找出造成鬆緊的原因
不然總是 挖東牆補西牆 是沒有止境的
減掉鬆弛贅肉 除了美觀
更重要的理由是 健康
但其實鬆緊之間有很多細微差異
比如"緊"有分
姿勢正確 但肌肉張力大(肌肉休息時仍然僵硬) 肌肉持續用力(不會放鬆)
肌肉長度正常 被不良姿勢繃緊
肌肉長度過短 被正常或不良姿勢繃緊
韌帶肌腱僵硬 彈性不良(難以拉伸)
底下組織腫脹/沾粘 或肌肉收縮 導致表面筋膜韌帶被撐起繃緊
血液循環不良 也會彈性不良
肌肉張力大
則可能是因為受傷 發炎 疼痛 疲勞 神經問題 壓迫 對向肌肉失衡影響...
常見的狀況是 "緊中帶鬆" (有一緊必有一鬆)
人體為了平衡鬆弛無力的部位
相對的人體位置 通常會變緊
才能維持直立的姿勢 維持關節的穩定
左鬆右緊/內鬆外緊/下鬆上緊/前鬆後緊 是常見的組合
人體的少用關節 經常是無力鬆弛的
相對會有很多其他關節肌肉代替幫忙
導致肌肉一人做兩人份工作 疲勞唉痛
常見的例子是
腰酸背痛 > 腰肌通常很緊 >腹肌通常很鬆 > 背肌豎脊肌很緊 >脊椎內側核心小肌肉鬆 > 雙腿緊繃 > 臀肌卻趴軟無力屁股鬆
這是一整串的問題
參加土豆仁的課程 就會有一堆各種的運動要做
要徹底解決酸痛問題 基礎治本 總是要 重建身體的平衡!
找出造成鬆緊的原因
不然總是 挖東牆補西牆 是沒有止境的
減掉鬆弛贅肉 除了美觀
更重要的理由是 健康
(from IG: annavictoria ~Anna是個健身教練!)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末梢的受傷.基礎的歪斜
就黃老師的經驗來說(也許別科醫生看的患者種類不同)
多數的單側失衡 骨架歪斜
都有肢體受傷的遠因
長久不注意的結果
也許不痛 也許剩一點點痛
但肌肉力量或柔軟度始終不平衡
(多半是僵硬 較無力)
會引起全身性的代償動作
可能是重心的偏移
可能是單側過度使用疲勞
可能是全身型或對角線的扭轉
可能是患側的肢體變形適應
結果就是平常習慣卡在一個歪姿勢
現在偶爾會聽到的理論是:
"人生來本來就會歪,不良姿勢是很常見的,
老態就是這樣來的...
(不運動造成的肌少鬆垮 也是一個遠因)
患者往往會覺得奇怪: 我是天生這樣嘛?
原因幾乎都不是天生的
大家出生 學站 學坐 走路 都是直立平衡的
多半都是後天
記憶裡往往有一次拉傷 扭傷 酸痛
從此之後就有奇怪的酸痛持續不退 甚至影響到神經 無力 麻木
直到來到土豆仁
才把歪斜的問題點出來 (而患者自己以為是正的 沒有問題)
一切都從一個小傷開始
土豆仁希望能幫大家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但要注意 有急性(正在)疼痛傷害 還是要先看醫生
土豆仁沒辦法神手加持 沒神功讓你馬上不痛喔!
多數的單側失衡 骨架歪斜
都有肢體受傷的遠因
長久不注意的結果
也許不痛 也許剩一點點痛
但肌肉力量或柔軟度始終不平衡
(多半是僵硬 較無力)
會引起全身性的代償動作
可能是重心的偏移
可能是單側過度使用疲勞
可能是全身型或對角線的扭轉
可能是患側的肢體變形適應
結果就是平常習慣卡在一個歪姿勢
(中國影星 馬思純)
現在偶爾會聽到的理論是:
"人生來本來就會歪,不良姿勢是很常見的,
歪一下不會怎樣,沒有關係"
但黃老師要嚴重反駁這個說法
只歪一下的確不會怎樣
但很多人是持續歪某一邊
那肯定會怎麼樣
最常見的就是少年駝背
(美國小天后 泰勒斯)
比薩斜塔 等到老了可想而知老態就是這樣來的...
(不運動造成的肌少鬆垮 也是一個遠因)
患者往往會覺得奇怪: 我是天生這樣嘛?
原因幾乎都不是天生的
大家出生 學站 學坐 走路 都是直立平衡的
多半都是後天
記憶裡往往有一次拉傷 扭傷 酸痛
從此之後就有奇怪的酸痛持續不退 甚至影響到神經 無力 麻木
直到來到土豆仁
才把歪斜的問題點出來 (而患者自己以為是正的 沒有問題)
一切都從一個小傷開始
土豆仁希望能幫大家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但要注意 有急性(正在)疼痛傷害 還是要先看醫生
土豆仁沒辦法神手加持 沒神功讓你馬上不痛喔!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頸>背>腿部,是一體
(節自Thomas M.的書: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
由上圖可以發現到
屁股大腿後側的肌肉(臀大肌 膕繩肌)
跟尾椎的筋膜是藉由"薦骨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連結在一起的
屁股大腿後側的肌肉(臀大肌 膕繩肌)
跟尾椎的筋膜是藉由"薦骨結節韌帶"(sacrotuberous lig.)連結在一起的
而尾椎-薦椎的筋膜
更是跟腰背筋膜-背部肌群~~~整個連在一起 ~~~
更是跟腰背筋膜-背部肌群~~~整個連在一起 ~~~
許多短跑/體操/球類/游泳運動
或是自由重量的重量訓練 (如深蹲 硬舉 壺鈴)
或是自由重量的重量訓練 (如深蹲 硬舉 壺鈴)
經常是---
1.腰背部受傷
2.下肢受傷
3.腰臀與下肢一起受傷
1.腰背部受傷
2.下肢受傷
3.腰臀與下肢一起受傷
這些運動員的這些傷勢 常交錯出現的原因
是因為人體動作鍊的整合出力緣故
是因為人體動作鍊的整合出力緣故
其中一個段落出問題
就會讓另一個段落受到過度拉力
就會讓另一個段落受到過度拉力
背部最典型的一條力線
就是美國的Meyers老師整理出來的: 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 如下圖所示)
就是美國的Meyers老師整理出來的: 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 如下圖所示)
身體從上到下的許多關節,由相近方向的 韌帶-肌肉-筋膜串起來
在我們運動的時候
同方向的肌肉,幾乎都會協同出力,同方向的筋膜韌帶,也會受到拉力
同方向的肌肉,幾乎都會協同出力,同方向的筋膜韌帶,也會受到拉力
只是因為主動肌跟協同肌,受力比例上的差異
試試看 把頭後仰到底,用力,再用力,再用力~~~到底
是不是覺得~~後腰也開始緊起來呢?
所以在處理 脊椎側彎 斜頸 肩頸痛 高低肩 單側腰痛 屁股痛~
~大腿後側拉傷 小腿緊繃 跟腱炎 甚至足底筋膜炎~
~大腿後側拉傷 小腿緊繃 跟腱炎 甚至足底筋膜炎~
這些背側問題的時候
務必都要看整體的上下,跟左右平衡
在擊球的瞬間
跳躍的瞬間
硬舉的瞬間
整個背部經常會有連帶受傷(出力過猛---上下一起;出力不夠---左幫右/右幫左)
根據不同角度,常在對應最弱的環節受傷
如
腳跟跟腱/髖骨交界處/大腿根部/臀部尾椎邊緣/腰椎交界處/骨盆上緣/中背部/肩頸交界...
如果有一側反覆受傷不適(受害者 唉唉叫)
肯定是它的上/下 或是 左/右 甚至前方的對側組織
有個隱性問題(加害者 裝惦惦)存在
有個隱性問題(加害者 裝惦惦)存在
~~導致受害者壓力過大而爆炸~~
這也是土豆仁整體評估的邏輯所在---
整個人體,是一體運作,不是可分開控制的各個小零件!
所以 也常見心理影響生理
當你不願面對問題的時候 疼痛便會沿著動力鍊
你幫我~我幫你~不斷的擴散...
你幫我~我幫你~不斷的擴散...
患者會覺得很奇怪,怎麼痛不完?
這也是很多肩頸腰臀"全部疼痛"者的來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