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構造有先天弱點:大腿/小腿/腳掌等部位,下肢外側的肌肉都比內側薄,也就表示外側力量相對較弱,約70%的扭傷都是同一部位:外踝骨前凹處的”ATFL”韌帶(腳踝外側肉最薄的地方)。
外側肌肉掌管的動作包括:膝蓋伸直+(從內八往)外轉、腳踝外轉/外展、腳掌外翻。因此當小腿/腳掌 #往內撇的時候,就是跤尾(kha-bué)相對最出不到力的角度(往外無力),也是最容易扭傷拉傷的角度 。
下圖請NBA著名的玻璃腳踝Curry示範:左右快速變向扭到腳的三部曲 ---一般人跑走時多偏外八,只有離地時才偏內八內翻(腳踝放鬆,角度因人而異),要落地前才從內八往外八旋轉,最後讓腳掌平踩地面。
要是從內往外變向跟Curry一樣快(或是踩到別人的腳),你就有可能膝蓋往外踩,但小腿腳掌還在內翻 ---一折下去,此瞬間只有1/10秒,幾乎是救不回來的!這樣除了韌帶扭傷,嚴重者可能導致腳踝脫臼或腓骨斷裂。
應對這個無法改變的弱點,有幾種方式:
1. 鍛鍊腳踝穩定度:「內八時」的 #外側肌力 與 #關節控制力,可用軟墊,不平地面,懸吊系統等方式做踩單腳的(才會用到單外側)靜態/動態訓練。
2. 鍛鍊腳踝/下肢反應速度:高速變向訓練,讓神經末端的跤蹄提前反應,跟得上你的速度。
3.鍛鍊髖關節穩定度:下肢 #外側比內側肉多的部位,只有臀肌!把髖關節肌力與反應速度練起來,則可多分擔下肢出力,減少膝踝關節的風險。
4.腳踝護具:外側鞋底/腳踝加強側向保護的籃球鞋/運動貼紮。
5.主動的避免內八內翻動作:速度較慢的運動如:慢跑/健行/登山,需時時注意腳踝角度,以免自己製造受傷危機!內撇只適用於地面穩固/重心穩定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