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仁以失衡為調整目標,但有些結構性變形,是無法根治,所以只能部份改善,需要跟大家提醒︰
1. 膝蓋退化:中年以後的女性佔多數,多半有核心無力,下肢無力,O型腿等問題,多半是慣用腳側較嚴重。嚴重者軟骨磨損得很薄,關節縫隙狹窄,彎曲角度受限。土豆仁的調整法通常是:1.拉開關節間隙,增加柔軟度,可減少症狀。2.訓練相關肌群,通常要一到兩個月才能增加關節穩定度,進而減少症狀。要注意的是:可以調整到不會持續疼痛,但無法像年輕人那樣使用膝蓋!爬高爬低/走長途等.... 據大仁哥觀察,提早關節退化者(甚至三十歲就發生),幾乎都有虐待膝蓋的習慣卻不以為意!例如:蹲著工作,跪著擦地,負重蹲站或旋轉(會扭膝蓋。)另外就是大量的爬樓梯,也是常見的錯誤運動方式。這些問題都應該在學校健康教育就要教如何保養才是~ 但台灣升學主義...
2.脊椎骨刺/滑脫:幾乎都在頸椎或腰椎,多半有手臂神經/坐骨神經相關症狀。神經壓迫得越久,通常就不會100%恢復,但這樣的困擾,通常都會驅使患者有100%的期望甚至幻想。脊椎骨刺/滑脫,通常標誌著脊椎受到過多壓力,或是核心不穩定/失衡/無力。土豆仁一樣以促進柔軟度,拉開脊椎間隙為第一步驟(通常建議至復健科接受脊椎牽引),之後則需要核心訓練。但土豆仁與坊間不同的作法是:尋找最弱點做局部訓練。而坊間多半做整體的訓練,容易造成掛一漏萬,有力的越有力,沒力的繼續沒力的現象。通常經由運動調整,都會有進步,但100%恢復同樣是無法期待的,因為骨骼已經變形。醫師們也知道,也不會跟患者講100%,但患者就是會到處尋醫想要滿足他的希望....
3.關節韌帶撕裂:會來到土豆仁者,多半有慢性恢復不良問題,甚至有習慣性脫臼。一般土豆仁建議以現在流行的「增生療法」為優先考量,復健科深層熱療(短波 超音波 雷射)為第二建議。土豆仁則以訓練關節穩定度與減少兩側失衡為主要調理目標,這類患者常因代償性的失衡(怕用到患側),導致對側肩手腰腳疼痛,或是患側力量穩定度一直沒恢復,一不小心又拉到!同樣的:拖了很久,是無法期待他恢復到100%的,這也是大仁哥一直叮囑學員,運動適量就好,訓練要以無傷為原則,通常也不建議做高強度競技運動(職業運動員除外,突破自我伴隨的就是走鋼索的受傷風險。)
4.手術後未全好想調整:因土豆仁無法得知手術術式與內部情況,所以通常無法處理開刀處!只能調整其他部位。因此大仁哥通常建議患者: 開刀是最後不得已的決定,開完後有問題也回不去了,務必三思多問,如無惡化的話,先嘗試其他的療法總是好的。例如骨刺滑脫,其實大部分人是不需要開刀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