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作主要針對旋線,淺背線,功能線肌群。)
步驟:(拉左髖為例)
1.仰躺,雙腳平放伸直,左手抓床緣或床頭扶手,左腳伸直抬高。
2.左手固定上半身不動,屈髖轉腰向右到底,左腳盡量往床下延伸。此時雙肩著地,但單側背部腰椎與一邊屁股懸空。
★上半身不要跟著轉,做錯變整個人翻身向右的話,就沒拉到髖腰。
※家中無床舖扶手可用者,可在地上操作,但可拉伸角度較小,可考慮在腰屁股用瑜伽磚/滾筒/書本等等墊高,以增加轉腰空間。
(參考沒有床的做法:雙臂向兩邊用力伸直以固定上半身)
3.到底後停30秒,注意正常放鬆呼吸,讓腿的重量慢慢下沉,才會越鬆越下去,而不是越緊越抬高。
4.收回到1.,反覆5~10下。
※拉鬆後可改變髖屈角度,影片0:15示範右腳也屈起,以增加左髖前屈角度(更往頭頂方向),此時左手固定點可往頭部方向移動(改抓床頭板或床尾板[頭在床尾]),以增加上半身穩定度。
★柔軟度不足或正在疼痛者,可作以下簡化版:
* * * *
髖骨的失衡常見於雙腳站正時反而不適,甚至無法站正。還有各種單腳旋轉運動時,兩腳角度力量表現有明顯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