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是以「症狀」來求醫
但土豆仁的切入點不同,所以一樣的症狀,可能有超多種失衡成因。
以下來介紹土豆仁常見的幾種失衡:
下半身系列:
1. 膝蓋失衡:外側緊繃,內側無力,多半合併大腿外側緊繃,核心無力/失能。
表現出來多半是膝蓋骨上半到外側疼痛或緊繃,另一部份是大腿外側緊繃(其實是同一條肌肉)。通常經常有臀肌-核心失衡,膝蓋問題是為代償同側無力臀肌,或是對側無力的核心。常見的髂脛束症候群(ITBS),髕骨軟化,髕骨外翻,多半是同一類的失衡。
2.腳踝失衡:脛前肌(小腿前側)緊繃,脛後肌無力
多半是腳踝扭傷後遺症,表現為跑步跳躍無力,單側足弓下降(假性扁平足),繼續運動多導致腳踝前側肌腱發炎。部份人會隔壁關節代償出力,合併膝蓋或足底筋膜緊繃疼痛。
3.前足失衡:無外傷卻掌趾關節下方或側面疼痛/壓痛,行走時明顯。多半與長短腳,腳踝失衡,或雞眼,腱鞘炎等掌趾疾病有關,導致單側小趾或大拇趾骨局部承重過多而發炎。
4.小腿失衡:多半為小腿外側腓腸肌或腓骨長肌緊繃,多半合併前足失衡。
5.臀肌失能:臀大肌/髖關節不會出力,往下多半合併膝蓋酸痛大腿外側/後側緊繃,往上多半合併腰酸背痛,背肌(豎脊肌/闊背肌/腰方肌)緊繃,都是代償臀肌出力導致疲勞甚至發炎現象。
6.大腿內側緊繃:多半合併髖關節/核心失衡,最後表現為膝蓋代償酸痛。
中軸系列:
7.脊椎側彎:多半是S型,高低肩左高右低,背肌左上→右中→左下肌肉緊繃(拉長),右上→左中→右下肌肉無力(縮短),合併臀肌/大腿/小腿失衡。要從整體平衡調整,不能只看局部角度。
8.肋間肌/橫隔膜局部緊繃不適:除了咳嗽或上肢運動拉傷之外,多為代償現象,經常伴隨假性C型脊椎側彎,不適處緊縮,多半合併核心(腹肌/背肌)單側失衡。
9.臀部酸痛:多半為腰椎/坐骨神經問題影響,可能為腰椎小面關節問題,骨刺,腰椎滑脫,椎間盤凸出,梨狀肌症候群....。
10.側腰酸痛:多半為單側豎脊肌/闊背肌或側腹肌拉傷,少部份為腰方肌/多裂肌問題,幾乎都合併慣用手失衡,脊椎側彎的問題。
12.肩頸酸痛:多半是上交叉症候群(駝背/猿人頸),部份則為肩胛骨失衡(高低肩/圓肩/翼狀肩胛),幾乎提肩胛肌/斜角肌/頸椎穩定度都有問題,多半慣用手側較嚴重。
13.頸椎卡卡:多半頸椎第五節轉折點失衡--下緊上鬆,後緊前鬆,常合併上交叉症候群,胸椎失衡。
14.顳顎關節疼痛:閉口疼痛比張口疼痛嚴重,表面現象為兩邊太陽穴嚼肌/顳肌緊繃,但多半背後問題在胸鎖乳突肌/內翼肌/外翼肌等關節後方肌群,多半合併頸椎失衡。
上肢系列:
15.肩膀卡卡/膏肓痛:多半為肩胛骨失衡,旋轉肌群失衡,肱骨肩胛韻律失常,脊上肌/二頭肌發炎+對側肌群緊繃失衡(胸肌/脊下肌/小圓肌),續發性三角肌前/後半部緊繃代償。經常合併脊椎側彎/核心失衡。
16.網球肘:伸腕肌起點發炎,多半合併手尾力(屈腕肌/屈指肌)過度使用,肩膀失衡(前/後上臂線筋膜緊繃/肌肉無力),部份牽扯全身失衡。
17.手腕疼痛:媽媽手/滑鼠手/腕骨錯位/韌帶拉傷/三角軟骨發炎,多半合併手肘失衡(伸肌緊繃/屈肌無力居多),肩膀失衡。
18.手指疼痛:抓握過度使用,各種手工作,攀岩,常見合併核心失衡,造成手指地基不穩要更出力。
19.上胸/鎖骨卡卡:多半為肩胛骨/頸椎/胸椎失衡之代償現象,鎖骨下肌/上胸肌痙攣/拉傷是常見的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