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 (stretching, 台語:giú-kin/ tiau-kin)
拉的是什麼?
拉的是什麼?
土豆仁從中文"筋"字的意義開始講起
西醫解剖學的分類: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血管,筋膜
以上傳統中文,都稱為"筋" (中醫解剖學不發達)
以上傳統中文,都稱為"筋" (中醫解剖學不發達)
如台語:
頷頸筋(ām-kún-kin) = 頸部肌肉
麻筋=神經
頷頸筋(ām-kún-kin) = 頸部肌肉
麻筋=神經
血筋=血管
浮筋=表面靜脈膨脹/肌肉僵索
大板筋=豎脊肌
大板筋=豎脊肌
筋頭=肌腱
日語:筋肉=肌肉 僧帽筋=斜方肌
條狀有彈性的東西,也被叫做筋 如鋼筋,橡皮筋,麵筋...
另外
"拉"的範圍,也有很大的差異
要拉到斷(誤)? 拉到變長? 拉到緊?拉到鬆?輕輕拉動?
所以黃老師課間一般會說:拉長/伸展/放鬆/活動OO組織
這才是精確的中文說法
"拉"的範圍,也有很大的差異
要拉到斷
所以黃老師課間一般會說:拉長/伸展/放鬆/活動OO組織
這才是精確的中文說法
筋的長度不足,彈性不足,張力過大,缺乏活動
外表摸起來都是筋的僵硬/緊繃
這幾件事情其實是不一樣的喔!
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長度過長,但張力很強(收縮痙攣)的肌肉
也可能看到長度過短,但張力很弱(無力)的肌肉
也可能看到長度適中,張力適中,但僵硬脫水的肌肉(疲勞無彈性)
實際上
一般來說
要拉到"變鬆" (抑制肌肉/筋膜收縮),做輕到中度的反覆間歇刺激較好
要拉到"變長" (增生細胞/纖維拉直),則由輕"緩慢"加到重度的持續拉扯較好
要拉到"變鬆" (抑制肌肉/筋膜收縮),做輕到中度的反覆間歇刺激較好
要拉到"變長" (增生細胞/纖維拉直),則由輕"緩慢"加到重度的持續拉扯較好
*直接重度拉扯也可經由"高基氏器"(本體感覺神經)的反射,來抑制肌肉收縮而拉長/放鬆肌肉,
但相對受傷風險較高:拉撕裂再生長,也會變長,但要小心恢復不好的沾粘現象,反而會變緊!
只有不動才能讓筋變緊(適應性縮短)
所以相反來說,對久坐靜態生活者來說:
所以相反來說,對久坐靜態生活者來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