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土豆仁不是醫療院所

鑑於近來有誤會,土豆師在此重申:土豆仁不是醫療院所

土豆仁運動調理中心提供筋骨活化課程與體態平衡檢測

幫您找出筋骨的問題,針對問題學習筋骨活化運動

★土豆仁不提供醫療服務,如為醫療需求者,請勿預約

土豆仁的運動教學服務需要您每日持續主動積極練習,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無法配合運動練習者,請勿預約!

請注意預約單需求勾選內容:沒有「治療疾病」

容易緊繃 / 容易痠痛 / 容易疲勞 /容易無力

姿勢不良 自覺體態筋骨不平衡

運動表現異常 / 運動表現不足

運動傷害痊癒後相關症狀 / 運動傷害後動作調整

預防二次運動傷害

關節穩定性或活動度不足

核心肌群不足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手臂背側(深背臂線)的活化

肩膀後側酸痛嗎?

   以下背視圖左手的部份就是肌筋膜的「深背臂線」,是多數肩膀後側酸痛的苦主,包含:提肩胛肌、菱形肌、肩旋轉肌、三頭肌、小指肌群等肌肉。

  這些肌群通常在手臂往後外側擊打時用力,例如反拍擊球、打鼓、划船、蝶式划手、錘鎚子等動作。這部位酸痛常見運動員過度使用緊繃,或拆除工人受傷。


這部位被動拉筋的方式,以三頭肌伸展為主,如下圖:

 但要肌肉恢復正常工作的作法,土豆仁還是認為「主動活化」是較適合的方式,步驟如下:

1.站姿或坐姿,注意肩膀下沉不要低頭聳肩。

2.雙手虛握手心向內,手臂往前成一圈。

3.雙手肘從下方往前外側推,做圓弧型動作,將箍圈拉到最大,繃緊手臂背側,牽扯到肩膀向前向外伸。動作正確者可感到深背臂線處的用力緊繃感。

4.到底後圓弧屈肘返回2.,反覆20~30下,若有不適處需另外檢測處理!

※影片0:15後示範錯誤動作: 1.聳肩 2.沒有往前往外拉到底 3.沒往外拉反而往內收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面對酸痛的五種態度

 


土豆仁的客人以酸痛/無力症狀居多,另外有一些是動作卡卡或骨節歪斜。
...這些人們有一樣的問題,每個人卻有不一樣的態度面對,結果就是完全不同的發展!

1.積極求醫型

  有些人會想打破沙鍋問到底,但健保醫療往往無法提供答案,因為台灣健保大多只處理”症狀”基本上只是「有醫生把關的成藥!」健保署並不喜歡給病人詳細檢查,認為那是醫療浪費,很常核刪醫師的費用申請(拒絕給付),所以醫師也就配合健保署,反正大部分的病人吃吃藥就好了!
  如此是犧牲少數患者的權益,去省大多數的健保預算/醫療資源。優點是省錢,缺點則是:會讓小病養成大病。...大病往往要花更多的錢去治療也不一定好,這樣真的是好的嗎?
  但酸痛只吃藥不會好的,通常是原因複雜(或是難辨),原因不除,酸痛也就持續,我敢說台灣幾乎九成九的健保醫師都無法處理,經常只有叫你休息的消極辦法。另外一派則是「與疼痛共存」,認為人有疼痛是正常的(難道沒痛是不正常?),這也是"山不轉路轉"的一種辦法。但還是要注意小病養成大病的可能!

  會來土豆仁的,幾乎都是吃藥不會好的那群人。大仁哥給這類朋友的建議是:一般醫師無法消除這症狀,表示它是很複雜的,所以應該要摒棄「治癒的目標」,否則你的人生就會浪費在無止境的求醫上,而沒有終點。看很多之後,選擇一個你能接受的長期處理法,持續朝那個方向邁進,通常就會有可預期的改善。切勿到處嘗試新療法(俗稱的”逛醫院”),而不願長期投資在任何一個上,這樣會導致多頭馬車,原地踏步。

2.不痛就好型

  有些人並不想研究那麼多,只要不痛可以工作或休息就好(認命台灣牛)。這樣的態度經常會產生「藥物濫用」,而藥物濫用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是不好的!土豆仁也有看過用喝酒麻痺自己的,這也很糟糕。另外有不吃藥的族群,則常見藥布貼不完,按摩按不完。雖有這些缺點,但他們通常可以獲得一個「恐怖平衡」,就是不會好,也不會變差。
  對於這類朋友,大仁哥建議要「小心穩定過生活」,因為這種狀況,常會導致身體將某一部份功能跳過/關機,以適應當前的狀況,而不疼痛。但一旦工作改變,生活改變,就很容易產生更嚴重的結果!---因為你的身體就像被繩索拉住,停在懸崖旁邊,一旦繩索跑掉,人就掉下去了!
  這類朋友老了以後,通常真的與疼痛共存,但也同時要面臨長期選擇造成的老年失能。一般常見的脊椎側彎、骨刺、膝關節炎,讓老人不良於行,都是這樣典型的疾病。

3.勇往直前型

  有些人的人生價值在於別的事情(工作 家庭 愛情...),進而自然的忽略自己的身體感覺,既然「沒感覺」,也就不會去照顧自己的健康。這類人不太會求醫,除非到了無法走路的地步!那些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對於他們都是小菜一碟,像土豆仁看過很多的工作狂,藝術家,運動選手,都有很多這種類型。由此可見疼痛真的是很主觀的東西(大腦解釋出來的神經刺激),跟實際傷勢并不成正比!
  這類朋友就是投資所謂的「短多長空」,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達到他的人生目標,但往往很快就會隕落,幾年後就受困於嚴重的傷勢,之後通常會因此人生大轉彎。
  通常土豆仁無法說服他們,因為價值觀是難以撼動的!只能提供適時的煞車放慢與防護建議,讓他們不要那麼快翻車!

4.牽拖厝邊型

  有些人習慣把問題丟給別人,而刻意忽略自己的角色。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大部份酸痛都不是肌肉骨頭會「自發性」的自爆,而多與工作生活,或運動外傷等有關。在患者沒察覺自己的問題時,酸痛都只會解決一半,而不會斷根,因為原因不除。這類型的朋友,土豆仁也很難改變他們。雖然我們知道要作什麼才對,但這類朋友都希望「別人幫他做什麼」,而自己不會有任何的改變或反省!這樣事情只做一半,而且醫者的壓力很大。
  最常被大仁哥踅踅唸/se̍h-se̍h-liām/的就是這類朋友,因為我們明明知道方法,可以改變你,自己改變自己,而解決酸痛的煩惱,但事主就是不願意改變!

5.打稻草人型

  有些人會依據自己的生活知識,自己做出一個診斷,但不一定跟實際情況相符,他們卻還是一直想要處理那個「不存在的診斷」。這類情形嚴重的就是所謂「慮病症」,其實是心理因為其他因素(焦慮/逃避/創傷...)不斷的覺得自己生病,但生理並沒有(或不同位置,或并不嚴重。)這也是大仁哥無法解決的問題,若直接跟他們講:「這是心理問題」,通常對方會覺得你在敷衍他,因為他們是確實「感受到那個診斷。」
  大仁哥通常建議這類朋友去戶外運動,通常加強其他身體機能後,原來的"診斷"就會自然自己減輕或消失了(因為那是心理問題。)
  但會聽大仁哥的話去運動的人,真的很少啊~~雖然運動我們都知道好處多多!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上半身深前線活化(遠離駝背)


  駝背
是很多筋骨問題的起點,因為歪斜的地基會讓頸部,肩部,背部的負擔都增加而酸痛,同時駝背也是核心虛弱的反應動作之一,所以不要挺,縮起來人變短,會讓核心比較省力。

  傳統物理治療對駝背的失衡,第一個會想到上交叉症候群(如上圖),但這个圖只看表面肌肉,其實把人切了一半又一半在看,把問題簡化為四個肌肉的平衡。但實際下半身也會影響,深層肌肉也有影響。如下圖右,骨盆前傾者,就很容易有代償性的駝背:骨盆往前→上半身往後→ 脖子再往前平衡!整個人變成S型來平衡重心。
※當然也有沒駝背的骨盆前傾,這種人會有明顯的凸肚(肚子往前平衡)。



  今天的運動是上半身深層肌群活化,因土豆仁觀察到駝背挺不起來者,請他硬挺起來的的話,常用淺層肌肉出力(頭後仰,聳肩後夾,如下圖斜方肌出力)來代償,變成脊椎反曲「後折」,但還是沒有拉直。

    淺層肌肉代償,即表示深層肌肉失能,上半身深層主要是淺前線肌群,上半身核心的支撐肌肉包括:頸前深層屈肌、舌骨肌、斜角肌與胸廓筋膜與橫膈。

今天就來做个土豆仁常用的簡單方法,來活化上半身深前線(從頸椎到腰椎)。

步驟:
1.站姿,或坐無靠背椅凳,雙手在背後反手握

2.手心沿著腰背向下用力延伸,一般至少可壓到屁股高度。雙手臂伸直稍微互夾,但勿過度,手臂需接觸背部,脊椎才會核心出力拉直。

★0:16 錯誤動作:軀幹後仰,讓手臂離開背部,變成胸腰椎後折
★0:21 錯誤動作:勿過度造成肩胛後夾,讓雙手離開背部,變成練肩關節後伸+肩胛骨內夾。
※很多矯正駝背的網路運動都用「肩胛後夾」來代償,這不是正常的脊椎動作。
★0:27 錯誤動作:勿駝背讓雙手往下移動,手臂變成在軀幹兩側,核心反而鬆掉變駝背

3.用力壓到底後感受出力部位,應可感受:頸椎深層、胸廓、橫膈、腹肌、腰椎都繃緊,呼吸受阻(因胸廓筋膜與橫膈緊繃),確定到底後放鬆不須停留太久,雙手放鬆後呼吸一回,再反覆1→3.練習10~20下。

(讓大家比較一下有無駝背的差別*右Taylor Swift)

  駝背除了不好看之外,更重要是筋骨失衡易酸痛受傷,而且沒矯正的話,老了以後,隨著肌力退化,骨質疏鬆,還會越來越駝!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頸椎根部活化運動(兼論頸椎過直)

「頸椎過直」是土豆師常聽到的問題 ,症狀以頸椎神經壓迫造成酸痛為主。一般醫師都以健保復健(物理治療:頸椎牽引)為先,再不行就教患者去做自費治療,最後不行就是開刀把頸椎變形處打掉重練。

(上圖演示頸椎逐漸變形的過程,但只是臨床的其中一種,實際有S形/ㄑ形/7等多種變化)

但對頸椎過直現象,在土豆仁的觀點不同!

  頸椎失去原本應有的弧度,一定是因為它要適應你的使用習慣。患者通常都有某些歪斜的工作姿勢,或是吃力的工作內容,導致頸椎要異常出力,才能滿足日常的需求。所以有頸椎過直現象,務必先檢討自己的日常生活,研究自己的出力模式,才是治本的作法!

  下圖示美國按摩師的解剖彩繪,非常逼真!畫的是頸椎與第一/第二對肋骨,以及連接他們倆的斜角肌群(scalnes),斜角肌位於頸椎深層,有很多分支,分為前中後三組,功能是用來固定頸椎在軀幹之上的姿勢肌,也是協助前後側彎轉頭頸,或是抬高肋骨的動作肌。頸椎過直者經常都有僵硬的斜角肌,導致頸椎柔軟度差。

(相對頭部前傾/頸因性頭痛者則有僵硬的淺層肌群)


  要恢復頸椎的弧度,首先就要活化僵硬的斜角肌。而一般的轉頭運動其實多半都動到淺層肌群,而沒有練到斜角肌。今天土豆仁就來做這部位的頸椎根部(斜角肌群)活化運動,來讓大家做第一步的柔軟操。

步驟:
1.坐姿,要有靠背的椅子,讓軀幹後仰固定角度,以支撐肩頸地基穩定。

2.雙手虛握,雙手臂伸直向前推,頸椎直立看前方,勿低頭

3.雙手向前向上直推,轉向頭頂後方

4.雙手保持交握伸直往前往下放回到大腿上,同時頸椎後仰同軀幹角度,勿顛倒低頭,眼睛順著看前上方。
※注意勿過度後仰變成看天上,這樣會變成上頸椎動作,動到別的肌群

5.回到2.循環操作,注意頸椎與雙手協調性。動作順暢則可感覺肩胛-肋骨-頸椎三者的交互運動與痠感。

※有卡卡處通常即為調理目標。
★但土豆仁重點仍然是找出日常工作生活的動作失衡 ---為什麼會有頸椎僵硬的代償動作?是誰害的?
....否則只治療症狀...最終仍是無效的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站姿下背放鬆運動

  久站站到腰酸背痛,是很多人的困擾,有的人會用護腰,有的人變成凸肚後仰,左右擺,都是分散壓力的方式,但其實怎麼分散都不會好!因為站姿怎麼支撐都還是靠那一根腰椎還有核心肌群,在支撐整個上半身的重量。當久站肌肉超過疲勞極限後,不管怎麼換姿勢,獨木難支大局,腰椎還是會爆掉...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Posture-defined-indicators-A-Neutral-B-Sway-back-C-Lordosis_fig1_318436356

  如果是核心肌群失能失衡者,在週邊肌肉無法收縮變硬幫忙的情況下,其實不用站很久,細細的腰椎就很容易獨自被幾十公斤的重量壓歪,產生骨刺、椎間盤突出、 脊椎滑脫等問題。這類患者也是土豆仁的大宗客群之一。

  核心肌群當然是越強越好,特別是你是負重勞動者,久站久坐或久蹲族群(這些都是很糟的工作模式),更需要強健的核心,以減少脊椎出問題的機會。如果是一般物理治療,就是一直教你核心運動,但不管原因(西醫个共同毛病),所以會感覺「運動做不完」,其實是因為原因沒有消除,自然症狀跟治療也就反覆如影隨形。核心出問題的原因也是土豆仁最重點要釐清之處,但人體複雜,原因其實有千百萬種可能!在此就不贅述。

  今天先來教一個簡單的下背放鬆運動,在您無法趴躺坐休息時,暫時紓解背肌腰椎的壓力。

★根本正確的作法其實是:不要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時坐時站,常換姿勢好。不能躺坐的話,交替前傾/後仰/左側站/右側站/單腳站/前後腳站/半蹲/弓箭步/甚至趴桌/靠牆/撐檯面,也是土豆仁推薦的方式,時常換姿勢可以前後左右的核心肌群輪流休息,可以讓你撐得更久


步驟:
1. 站姿微蹲或半蹲,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或更寬,以維持動作穩定。
2. 雙手往前反握,手心向前推到底,讓雙臂肩胛骨前推到底,以固定胸椎前屈弧度。
 *注意勿故意駝背,眼睛直視前方
3. 儘量用力:上推手+下收腹,讓骨盆後移(後傾),小腹凹入,讓腰椎前彎(後頂)到底。
 *用力時吸氣
4. 到底後吐氣放鬆回到2. 反覆10~20下。

★這個動作經由活化下腹肌收縮,讓重心往前,來減少後半部腰椎背肌的受力,同時主動伸展背部肌群。可以減少一般人的腰酸問題。
  但若有腹肌虛弱或控制不良者,可能做不標準。或是脊椎側彎者,通常有單側是卡住無法動作的,反而可能越做歪越痛,這種情形就需要來土豆仁找原因就根本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