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物理治療觀點出發經營的運動調理中心,消除痠痛的原因,人體工學追根究柢,教導正確姿勢跟出力方式,協助平衡失常的肌骨狀態,不以一般的體能訓練或雕塑身材為目標,而是促進健康的體態跟肌骨平衡!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坐姿體前彎 對健康的好處(淺背線拉筋)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闊背肌+大圓肌活化運動
今天來講彎腰駝背的人經常虛弱的一條(片)肌肉:闊背肌(或稱背闊肌) & 大圓肌。這兩條肌肉負責肩關節後伸與內轉(手臂往下往後拉)的動作,也就是單槓引體向上的主要作用肌肉。
如果你單槓拉得上去,但過不了下巴,主要就是因為闊背肌無力(大圓肌則是闊背肌的協同肌肉,加強肩內轉)。重量訓練也是用類似單槓的動作來鍛鍊:(各角度)滑輪下拉,划船機。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腋下伸展運動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用鞋底判斷下肢疼痛失衡之處
但有些鞋子大底也有特殊設計,換掉可能會影響鞋子原本設計的平衡。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腋下活化運動
腋下肌群出問題,是土豆仁常見的上肢失衡原因之一,同時這也是很少人會注意到的地方。
(腋下往上視圖)
腋下的肌肉主要分前後兩群:
前:胸大肌背面,胸小肌背面,喙肱肌背面,二頭肌之短頭背面
中:前鋸肌(貼在胸廓肋骨上)
後:肩胛下肌,大圓肌,闊背肌肌腱,小圓肌&三頭肌之長頭(縫隙露出*如下圖)
(肩關節後側"四角空間"[quadrangular space] https://clinicalgate.com/axillary-nerve/)
腋下肌肉失衡的特殊之處在於:除了肩關節疼痛受限之外,容易混雜神經或血管壓迫症狀。因為這些肌肉之間的縫隙都滿佈主要手臂神經與血管(如下圖黃色神經 藍色靜脈 紅色動脈)。
(腋下主要神經血管示意圖 from https://www.lecturio.com/concepts/axilla-and-brachial-plexus/)
平時這些肌肉有彈性,無腫脹,肌肉縫隙剛好足夠這些管道自然伸展,神經血管可以跟著肩關節動作而彎曲,不會卡住。
(腋下血管示意圖 from https://www.lecturio.com/concepts/axilla-and-brachial-plexus/)
而當肌肉緊繃失衡或是發炎腫脹,肌肉跟肌肉之間的縫隙就會被夾緊狹窄,進而導致神經或血管夾擠的現象發生。患者可能會有手麻,沈重感,緊繃感,無力感,電擊感,刺痛感,冰冷感,單側手臂皮膚顏色可能因為缺血或神經異常而變色。
腋下肌群失衡多半是次發性的,跟肩膀其他主要肌肉(三角 二頭 三頭 斜方 闊背...)受傷的代償機制有關係,一般西醫經常只處理表面而不看腋下,導致失衡沒有解除,甚至越來越嚴重。
* * * *
今天來教大家簡單的腋下肌群活化運動,這個運動不針對特別肌肉,也可供檢測之用。
※實際不同肌肉產生症狀的角度會有差異。
步驟:(以右肩為例)
A.活化後側:
1.身體前俯,重心往右,右手掌壓平撐在稍高的桌面/櫃子/欄杆上,讓手肘抬高。
2.肩膀往右前,往側面伸展肩關節,抬高右手肘(肩內轉)。
3.用力將右手肘往前撐到底+伸展右後腋下,到底後放鬆回2.,反覆10~20下,中間不用停留。
B.活化前側:
1.身體前俯,重心往右,右手掌平壓撐在稍高的桌面/櫃子/欄杆上,讓手肘抬高。
2.肩膀往右後,肩胛後伸,抬高右手肘。
3.用力將右手肘往後撐到底,伸展右肩前內側,到底後放鬆回2.,反覆10~20下,中間不用停留。
C.前後壓肩繞環:前兩個動作交替施作,肩膀運動軌跡略呈橢圓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