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預約請按此

★6/9~6/11公休三日無接受預約,請見諒! ★需要土豆仁服務者請填寫以下「網路預約單」
請點我:土豆仁運動調理預約單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什麼人會需要土豆仁的服務?



如果您有以下問題或需要:

1.
不良姿勢

2.自覺體態筋骨失衡 
3.預防二次運動傷害
4.運動傷害後動作調整 
5.關節穩定性或活動度不足
6.核心肌群不足.運動表現不足
8.運動表現異常,容易有筋骨相關症狀: 緊繃 疲勞 痠痛 無力

土豆仁運動調理中心即日起接受網路預約

有需要者請填寫以下google表單:
土豆仁運動中心服務預約單

土豆仁位置請見

土豆仁為一對一預約服務,提供體態平衡檢測(定價兩堂含紙本報告
共3500元)與筋骨活化課程(訂價一小時1500元,依時間比例計費),需要課程堂數多寡,須看首次評估結果後擬定


※土豆仁初次僅接受網路預約

體態平衡檢測項目有:

1.骨骼排列
2.關節活動度
3.關節接合狀況
4.筋膜韌帶張力
5.肌力與肌張力

土豆仁將依檢測結果提供您多方面建議:
1.整體平衡分析
2.工作姿勢調整
3.訂製運動調整
4.被動徒手調整
5.體育活動建議
檢測時間約一小時,隔週將提供完整書面報告與講解。
(
報告內容之訂製運動教學部分將分開計費)

平衡檢測是絕大多數醫療院所與運動教練不會提供的服務 
先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的基礎

建議順序
先接受平衡檢測後 再接續課程
不會顧此失彼
比較能完整解決您的問題

筋骨活化課程項目有:
 
1.骨關節排列調整運動/本體感覺訓練
2.關節穩定度/核心訓練
3.肌肉筋膜放鬆運動/特定部位拉筋運動
4.特定肌肉肌力訓練
5.神經肌肉活化訓練/協調性訓練
以上均為客製化教學,依每位顧客的不同需要設計所需動作
以解決每個人的問題,終極體態平衡為目標
非坊間運動教室的固定課程


土豆仁的運動教學服務需要您每日持續的主動積極練習,
才能達到預期目標!無法配合運動練習者
,請勿預約!

土豆仁不提供醫療服務,如有醫療需求者
請勿預約
如果您有醫療問題尚未解決,
建議您先至醫療院所處理告一段落之後
再來土豆仁諮詢/預約
©2016.8.27

手指關節保養法

(手指韌帶圖,有三層,醫師以外一般人不用分到那麼細)

  我們的手指細細,主要靠細小的韌帶支撐想想啃鳳爪的時候,肌肉的作用相對小(手指處只有肌腱),其實是很容易受傷的。各種靠手尾力的工作,如:麵包饅頭師傅,水電金工,搬運工,洗衣洗碗工,甚至打字員,都是受傷的高危險群。( 球類跟接觸性運動就不用說了)

  手指受傷的結果基本上就是變形,因為韌帶恢復不良,骨折骨裂骨刺,都會造成原本結合順暢的關節無法正常對上,長久就可能產生退化性關節炎,手指屈伸也困難,到一個角度會卡住,還會持續腫脹,酸痛,甚至刺痛。而關節退化變形經常是不可逆的,只能改善到某一程度,或是減少發炎症狀而已。


* * * *

  今天來講土豆師平常保養手指的方法 ---其實也是教這邊手指問題的學員所做的基本動作。

1. 注意平均出力:工作儘量用五指一起抓握,避免用兩指甚至一指出力捏,這樣會導致應力集中而疲勞,也更容易因為左右不穩而"thuh--去",導致手指拉傷挫傷。

  比如說提袋,就要用四指以上,而非兩指甚至三指。攜抱幼兒跟餵奶,也是要用五指併攏托,而非用大食二指夾(即媽媽手的病因之一)。

(上方錯誤,下方為正確抱法

  土豆仁會教簡單的口訣是:手捏雞蛋!
  保持手心持續輕輕用力,讓手掌稍拱呈現空心橢圓形,彷彿握著一顆雞蛋,五指平均出力,不能偏某一支,否則雞蛋會破掉!雙手不管是推,拉,抓,捧,捏,插,壓,只要把握住這原則,就可以讓你的手指增加一份保險。

2. 自我關節平衡復位運動:

  姆指有兩個關節,其他四指各三個關節,一共14個關節,每天都撥出一點時間,目標手放鬆+另一手大食指捏住關節的遠端指骨突出處,稍用力將關節拉開(勿過度用力導致拉傷),同時左右扭動指骨,應可感覺輕微酸痛感,3D各方向均可扭動,往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左側面/右側面,都嘗試看看,一般找到正確的韌帶拉開,關節面對準,應可感覺到關節輕鬆,而非沈重擠壓感。

  每個關節轉動20~30下,將所有關節的張力跟鬆緊調至平衡,拉完之後應可感覺手指變輕不少!

※受傷處則須經過評估檢查後決定特定調整方向。


3.勿過勞:手指若有酸痛疲勞抖動,應先休息,勿再勉強工作,以免受傷。可做輕鬆柔軟操,泡熱水,甚至電療蠟療熱療等,以促進疲勞恢復。

★注意勿養成過度凹折或拉直手指的習慣,過度拉筋也可能導致受傷。


  只要每天細心呵護,手指也會用良好的狀態感謝您的付出!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胸椎側彎活化運動



  一般來說,脊椎側彎是我們要避免的現象,因為人長期歪一邊,會造成後續一連串的連環症狀炸彈。良好的姿勢還是兩側儘量對稱最好,最不容易產生酸痛不適,也避免骨骼的異常。



  但一般人四肢活動時,其實正常會自然有協同的脊椎動作(如:舉右手→後仰+向左側彎,外展左腳→前屈+向左側彎)---我們的軀幹不是木頭一塊,而是會有配合重心移動的靈活度。如果脊椎沒有動作,我們就會看起來像機器人,整個人僵硬的左右晃動。


  典型的例子如脊椎開刀打螺栓,穿鐵衣,嚴重側彎/骨折變形,還有晚期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我們都可以看到軀幹僵硬的現象。
(from Illustrated Handbook of Rheumatic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一般的側彎腰體操比較容易動到腰椎而非胸椎(如下圖,彎曲角度在腰而非胸),今天就來教一個胸椎側彎活化的方法。
步驟:(以活化向右側彎為例)

1.站姿或坐姿,右手姆指張開屈肘從側面頂住右側肋骨。左手伸直向上。
2.頭固定看前方不要轉動,吐氣(可放鬆胸廓肌肉)同時手臂往右側面推到底。
3.推到底無法再下去就回復到第一動 +吸氣正常呼吸(避免撐太久代償)。反覆10~20下,從影片可發現,隨著反覆次數,伸展的角度慢慢增加。

 *多數胸椎側彎角度為凸向右→多數人向右側彎角度受限

※也可改為側躺施做,右側躺+右側肋骨靠床面墊小枕頭固定右側胸廓
+左手伸直往頭頂延伸→用力推往床下方向到底。


※待靜態拉鬆後可改成做固定下半身+動態轉上半身(立姿)或手臂帶動翻身(側躺時)以活化脊椎肌肉穩定度,來達到自我長久維持脊椎平衡的目標。


*以下是脊椎各部份的活動角度參考:
(一般人自然側彎的動作主要發生在下胸椎到腰椎

(頸胸腰髖分段數據)

(分節數據)

(腰椎研究數據)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鎖骨不對稱:上胸活化運動

  鎖骨不對稱是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穿圓領,平口,露肩的衣服會更明顯。除了外觀不適之外,土豆仁更注意鎖骨後面潛在筋骨失衡的問題。


  鎖骨是把上肢肩胛骨固定在胸廓上的「樞紐」,跟鍘刀式車門的關節類似,主要做上下軸向自轉的動作,同時又有部份前後(肩胛內外收)的伸展角度。


  所以鎖骨出問題常反應的部位是肩痛,因為鎖骨動作異常時,不會跟著肩膀走,而會跟肩關節動作對抗,導致關節拉扯或擠壓的疼痛。

  鎖骨卡住除了肩痛之外,就是外觀影響最大,因為鎖骨上方沒有覆蓋肌肉,很容易看得到。

  鎖骨上方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並聯胸骨跟鎖骨),下方有胸大肌,內側有鎖骨下肌。就土豆仁經驗,最常出問題的是鎖骨下肌(在鎖骨下凹處內部),接下來則是今天的主角:「上胸肌」。

  除了外傷(格鬥,擒拿術,車禍)造成骨頭變形/關節發炎之外,鎖骨常見被肌肉失衡拉扯而歪斜。胸肌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胸肌分為三部分:上胸+中胸+下胸,這不只是方位,中線連接點也不一樣:

上胸-鎖骨→肱骨大結節外側
中胸-胸骨→肱骨大結節外側
下胸-肋骨→肱骨大結節外側

會影響鎖骨的主要是「上胸肌」。

  胸肌的失衡除了外傷,多半跟使用習慣有關,習慣單手歪一邊,習慣歪斜坐姿/站姿,脊椎側彎,都會造成兩手胸肌的失衡,進而影響到鎖骨的位置。一般鎖骨較凸(多鎖骨下旋)的那邊胸肌是較縮短緊繃+較弱的。大家可以試試看把一手舉高一手下垂,低手的鎖骨會較明顯。

  今天就來做簡單的上胸肌活化運動,有助於胸肌,肩關節,與鎖骨的平衡。

步驟:

1.雙手舉高交握,舉高讓上手臂平行地面。

2.用力夾胸讓雙手肘靠近(柔軟度不足碰不到沒關係,但要儘量夾到底不張開)

3.用力垂直舉手向上,小手臂直直往上推到底。用力同時吸氣。

4.到底後吐氣回到2.位置,反覆10~20下。

※胸肌,肩關節,鎖骨失衡者,往往會發現單側角度受限,夾手肘會歪一邊,用力困難酸痛。此時須減少上推行程,以雙肩動作角度平衡為基準。

*延伸閱讀:雕塑上胸肌

  上胸是胸型,乳溝的重要組成部份,一般要作從外下往內上,雙手往上交叉的動作來鍛鍊。訓練方法可參考著名物理治療師Jeff的介紹

0.UCV肩前舉+內收(用啞鈴或滑輪)
1.下斜伏地挺身(或倒立撐體)
2.海豚式(前推)伏地挺身
3.上斜滑輪飛鳥夾胸(也可用上斜啞鈴夾胸)
4.單手啞鈴下斜內收(卡式前交叉)
5.滑輪上斜內收
6.滑輪上斜胸推(也可用上斜啞鈴胸推*避免做成垂直向上肩推)
7.肩推機調整角度往下,改上斜前推
8.地雷管旋轉推,用肩內收推,避免轉腰。

* * * *
★胸肌鍛鍊無感,困難,或大小胸者,多半有肩膀失衡受限等問題(包括鎖骨肩胛骨問題),導致肩內收用其他肌肉代償,反而不是胸肌本身有問題。

金剛狼祝大家都有健康的鎖骨跟上胸!